第五十四章 开解(第6 / 8页)
朱厚照摇头,“朕猜不到。”
“忍。”
“忍?”
“张公请纸笔,书百余‘忍’字,奉与高宗皇帝。”杨瓒双手交握,手肘搭在膝上,“高宗皇帝有感,悦而流泪,亲赐‘百忍堂’之号。自此,郓州张氏多以此记入祖训。”
朱厚照陷入沉思,似明白,又似不明白。
“陛下,老子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过急,亦不可懈怠。分寸之间,需把握好尺度,方为成功之道。所谓百忍成金。过于急切,事定难成。耐心分毫,或可事半功倍。”
“杨先生之言,朕明白。”朱厚照垂下头,一下下捏着手指,“可朕忍不了。”
遇上有问题要参,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参的言官,神仙都会暴发。
“臣并非劝陛下不分大小事,一味忍让。”那是懦弱。
朱厚照皱眉,更不明白。
“臣之意,乃是请陛下注大事放小节,遇事不要急躁,能忍上几息,多想片刻。待千机在胸,把握朝中,分贤良,辨庸碌,方可大鹏展翅,扶摇万里。”
理想不能脱离现实。
和言官争执,非可取之道。
朱厚照要做的是沉下心来,充实自身,积蓄力量。
实事求是的讲,以现在的朱厚照,别说朝臣不放心,便是杨瓒也不敢打包票,这位会始终如一,不会再突然犯熊。
杨瓒站起身,恭敬行礼。
“陛下仁厚刚直,胸有韬略,心怀黎庶。臣相信,陛下必为一代明君,复太祖太宗盛世,育天下万民!”
杨瓒的话,在朱厚照脑海里久久回荡。
十五岁的少年,顿感热血沸腾。
“朕谢杨先生教诲!”
站起身,朱厚照拱手行礼,诚心实意。
杨瓒连忙侧身,口称“不敢”。行动间拉动腰伤,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