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帝师 > 第五十四章 开解

第五十四章 开解(第5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结果,本该成为助力的朝臣,却是冷眼旁观,甚者,兜头泼下几盆冷水。

    杨瓒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片面,但他不能不这么想。

    为国也好,私心也罢。

    归根结底,朝臣的利益,尤其是文官集团的利益,自始至终联结在一起。必要时,难言三位阁臣不会站在朱厚照的对立面。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朱厚照初登基便遭遇如此挫折,被朝臣百般辖制,不得伸展拳脚,他会有今后的诸多举动,或许不难理解。

    虚岁十五的孩子,正处于人生最叛逆的阶段。

    失去慈父,外患难解,要一肩扛起万民江山,还要和朝臣斗智斗勇。试问,需要多好的心思素质,才能游刃有余,不生出反社会心理。

    现如今,杨瓒也是“文官集团”的一员。

    该怎么选择?

    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选择最难走的一条路?

    叹息一声,杨瓒滑下圈椅,陪朱厚照一起坐在地上。

    “臣有一言,陛下可愿听?”

    “咯……杨先生,咯,尽管说……咯!”

    “陛下可读过《旧唐书》?”

    “朕听刘学士,咯,讲过。”

    “郓州孝友张公艺的典故,陛下可曾听过?”

    朱厚照摇头。

    “臣不才,便将此典说于陛下。”

    杨瓒盘膝而坐,忽略朱厚照脸上的泪水,缓声道:“《旧唐书》载,郓州孝友张公艺,九代同居,合家百人,父慈子孝,伯埙仲篪,夫妻和睦,姑嫂无争,合家兴旺,其乐融融。”

    被杨瓒的话吸引,朱厚照转移注意力,渐渐忘记流泪。张永送上温茶,半盏下腹,打嗝也开始好转。

    “北齐时,张家得东安乐王旌表。隋文皇年间,邵阳公再表其门。唐麟德年间,高宗皇帝封禅泰山。过郓州时,特驾临其宅,问其治家之法。”

    说到这里,杨瓒刻意顿了顿。

    “陛下可知张公如何作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