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改变(第5 / 7页)
张永在侧方引路,行了一段,忽想起什么,开口道:“杨侍读。”
“张公公何事?”
“大行皇帝御赐的金尺,杨侍读可曾带着?”
“自然。”
打过刘瑾之后,杨瓒意识到金尺的好用,再重也要随身携带。
“哦,带着好,带着好。”
张永咽了口口水,声音有些发干。
奇怪看他一眼,杨瓒没急着发问,等见到太子殿下,一切都当明了。
行过三大殿,杨瓒被带到乾清宫。
朱厚照已换下长袍,穿着一身皮甲。素翼善冠也已摘下,只用乌木簪挽发。左右伺候的宦官都在胸前挂上护心镜,两腕套着皮具,看起来极是奇怪。
杨瓒到时,朱厚照正捧着几张泛黄的皮卷,看得极其认真。
“殿下,杨侍读奉召觐见。”
张永近前回禀,朱厚照抬起头,杨瓒压下心头疑问,弯身行礼。
“臣拜见殿下。”
“免礼。”
朱厚照很是兴奋,挥舞着手中的皮卷,对杨瓒道:“杨侍读前番之言振聋发聩。孤思量许久,知晓不足,特令人从兵部寻来太宗皇帝的兵图,研精殚力,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召杨侍读前来同孤一并切瑳琢磨,应可穷理尽妙,大得其味。”
召他来讨论兵图?
杨瓒不知该如何应答。
论起兵法,他尚能说出几句,但实地操演,实在全无头绪。
回想当日,他是不是给自己挖了个深坑?
杨瓒所想,朱厚照自然不知,仍兴致勃勃道:“昔日孙子以兵法见吴王阖庐,拟以妇人演武。孤欲仿效,以内廷中官持刀枪剑戟,复演太宗皇帝战阵。”
杨瓒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
宦官就宦官,只要动静不是太大,应该不会传到朝堂上……吧?
事实证明,杨瓒还是过于天真。
朱厚照演武的宦官绝非内廷洒扫之流,均出自御马监和东厂,各个人高马大,肩宽臂长,面容刚正,虎目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