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帝师 > 第二十八章 争执

第二十八章 争执(第1 / 7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轻启边衅,实非善举,动辄劳民伤财。胜则罢,败则损兵折将,致边民流离,边疆不得宁日。”

    “不战先言败,胆气何在?”

    “尔之胆气,实为匹夫之勇!边民退入边堡墙垣,焚烧枯草,自可坚壁清野。边军以逸待劳,设下陷阱,伺边寇来犯,引其入狭道,分而击之,不能大胜,也可灭其气焰!此方为长久之策!”

    “边民后撤,开垦的田亩便要荒废,边军躲入土堡,无异助涨鞑子气焰,弱我军心国威!”

    “无知!”

    “国贼!”

    争执声越来越大,隐隐带上了火气。

    杨瓒听得皱眉。

    很显然,认为当撤民让地,烧枯草为隔带的不只严嵩,三十名庶吉士,小半都持此种观点。

    王忠等人据理力争,更举出永乐朝太宗皇帝饮马草原,驱逐瓦剌鞑靼的实例,仍是无法彻底驳倒对方。

    连年天灾,鞑靼屡次犯境,烧杀抢掠,边境连连告急。

    羁縻卫所名存实废,边军兵额不足,募兵需向朝廷讨粮讨饷。户部找上内阁,三位相公胡子头发一把抓,连洪武年间的开中法都搬了出来。

    可就算恢复商屯,仍是治标不治本。

    粮饷实额发下,中途便要少去大半。余下的,仍要被卫所官军吃空饷。

    足额一千五百人的卫所,实际只有七八百人。面对占优势兵力,机动性相当强的鞑靼骑兵,胜面实在不大。

    洪武年间,徐达常遇春能领兵驰骋草原,追得北元皇帝贵族满世界逃命。

    永乐年间,瓦剌鞑靼见到红色鸳鸯战袄,听到明军的号角都要抖三抖。

    明初,明军骑兵能挥舞着狼牙棒在马背驰骋,和鞑靼瓦剌骑兵对捍而不落下风。如朱权等藩王更能光着膀子冲锋陷阵,砍瓜切菜般杀个痛快。

    换成现在,别说上马挥棒,能不能抡动都是个问题。

    试问,饿着肚子怎么打仗?

    杨小举人出身宣府,对边军的战斗力相当有发言权。

    不客气点讲,能打的着实能打。不能打的,三个捏在一起,遇上鞑靼照样歇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