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帝师 > 第十章 复试

第十章 复试(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后经永乐、洪熙、宣德等朝,法度变得松弛,勋贵朝官开始私占盐引,大肆压榨商人,谋取钱财。到成化年间,终无法续行,为朝廷废弃,转而令商人向户部纳粮,换取盐引。

    至弘治年,边疆商屯多已不存。

    现如今又提此法,还是在殿试之前,究竟是什么缘故?

    沉思半晌,杨瓒无法确定,这究竟是考核贡士,还是朝中的官员在角力。

    如果是前者,自可畅抒己言,发表意见。如果是后者……答案越深刻,越振聋发聩,死得越快。

    既无法肯定,理当藏拙。

    小心无大错。

    在复试中出风头实无必要,老老实实做一片文章,行文间规规矩矩,定不会引来太多主意。

    状元榜眼探花,他都没有指望。二甲传胪也是幻想。既然这样,做个老实刻板的“小夫子”,应是当下最安全的选择。

    思定,杨瓒终于提笔。

    不知不觉间,记时的檀香烧去一半。

    有贡士已书就全文,正在向卷上誊抄。

    杨瓒加快速度,落下最后几行字,检查没有错漏,立即重新蘸墨,一笔一划写在卷上。

    考官自桌旁行过,见到杨瓒端正的台阁体,不禁点了点头。

    不提文章内容,单是这笔字,已足够赏心悦目。

    当今阁臣李大学士,担任主考的马尚书,对此都很是推崇。

    这名贡士面带稚气,尚不及弱冠,能不以巧进,不追逐风头,甘于安守本分,取以拙道,这份心性定力实在是难得。

    考官很是满意,顺带看几眼杨瓒的文章,见同样的中规中矩,四平八稳,没有半点出格,不禁失笑。

    在遍举英才、以敢言能言为佳的弘治朝,这样的“小夫子”当真是难得一见。

    抚过长须,半掩着下巴,考官匆匆览过余下几人,回到殿前,仍是笑意未减。

    “贯道笑什么?”

    马文升颇为好奇,见韩文摆摆手,仍是暗笑不停。略挑起眉,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眉毛挑得更高。

    “负图兄为官四朝,这样的贡士可曾见过?”

    年少登科,必有几分锐利。不骄不躁,沉稳如斯,实在是少有。

    纵然是十二岁中举的杨廷和,十五岁上书朝廷针砭时弊的王伯安,未及弱冠之时,也没有这份定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