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南宋北征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成吉思汗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成吉思汗(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六盘山横贯陕北与西夏,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郁郁葱葱的山谷里,立着蒙军的营垒,一处处帐篷像雨后的蘑菇一般耸立着。

最大的帐篷之外是一片开阔之地,立着个夯土铺设的台子,尊号为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铁木真端坐在塌上,眯缝着眼睛看着台下。他鬓边白发有些凌乱,脸上尽是风刀霜剑留下的痕迹,只是那双目却还是鹰隼般锐利。

“杀了吧!”他的神情有些倦怠,挥了挥手,“留着也是消耗浪费粮食。”

随着他手臂轻轻落下,几百名蒙军侩子手将手中的刀斧一同斩落。跪下地上,身上反绑着绳索的一群哭嚎人们则是人头滚滚,鲜血喷涌,地上的青草已经被染红,无数的人头在地上滚来滚去,又被刀斧手连扔带踢,扫进了一个一丈多宽的壕沟里。

从清晨开始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分,蒙军大帐外的壕沟中已经充满了无数的人头与残骸,尸骨堆积如山,已经快从壕沟中满出来,底部的水已经被染成血红。夏日里尸体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瘟疫,刀斧手们这时正在清理四周,准备着下一场屠杀。

昨日一个部落将领发生叛乱,乘成吉思汗外出狩猎之时发动兵变,几千人冲击了中军帐,一场激战从昨日午后直至黄昏。从而引发了另一支仆从军的暴乱,那些仆从军四处放火,也随着冲击军帐,在营中肆意作乱。

成吉思汗不在军中,他的三子窝阔台立刻指挥营中大军及时镇压,大军迅速平息两处叛乱,才没有导致更大的祸端。

直到入夜,这场混乱才停止,鲜血将大地染红,尸体密密麻麻覆盖着大地,最终的结果毫无意外,几千叛乱者被现场杀死,暴动被平息。可组织叛乱的几个将领看到大势已去,便选择了逃亡,六月的六盘山郁郁葱葱,正是隐藏踪迹的好去处,蒙军在山中搜寻了一夜,没有任何进展。

没有来得及逃走的那些叛乱者则都成了俘虏,成吉思汗向来对叛乱者不姑息,也没有留俘虏的习惯,对于这些作乱的逆贼,罪无可恕,必然是只有死路一条。若是放过了他们,那还拿什么来震慑其它部落?成吉思汗的威信何在?草原太大,蒙古国打下的地盘太多,可蒙古人又太少,不用杀戮震慑,如何让这些臣服的部落、国家俯首帖耳?

只是叛乱者被杀光之后,同一部落中没有叛乱的那些人是否要留着?成吉思汗觉得也不必留,主谋的几个将领逃亡了,正好可以杀他们的族人泄愤,才有刚才那一幕。

反对屠杀的是成吉思汗帐下大臣耶律楚材,他是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在蒙古国辅佐多年,为成吉思汗出谋划策,深受重用。他此刻听得呼唤,连忙上前施礼,明明是契丹人,可举手投足却都是汉人儒生风范。

作为新领土的征服者,成吉思汗需要立威杀人。可作业新领土的治理者,耶律楚材可不嗜杀,先不说今日所杀的这些人根本没有参与叛乱,对叛乱也毫不知情,只是与叛乱者同属于一个部落而已,本身就罪不至死。另外耶律楚材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各个充实边疆,或者是直接当作民夫来修缮城池。

可成吉思汗不同意,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调查反叛部落中的其他人有没有参与叛乱,或者和叛乱者的亲疏关系如何,这些事情都太麻烦,杀个干干净净才是最稳妥的。

故此,随着侩子手们清理了现场,又一批的人被推出来,在不断的哭嚎中被押着去斩首。而耶律楚材又一次苦苦哀求,成吉思汗依然不为所动,冷冷看着面前的鲜血汇聚成了一条溪流,流淌入营帐外的壕沟中。

如今已经是夏末,此刻又值晌午,天气正热,血腥气弥漫着整个大帐。不知是耶律楚材的话起作用还是他真得累了,又杀了一批人之后,成吉思汗终于吩咐左右:“我感觉有些乏了,今天就杀到这里,剩下的人交给耶律楚材,发配去修城池吧。”

耶律楚材跪下,千恩万谢。

成吉思汗自从长子术赤死后,就觉得精神不济,脸上的肉松弛,眼皮松松地垂下来,让他看起来更加苍老几分。他抬眼问道:“还有什么事?”

四子托雷上前:“长春真人丘处机七日前于大都宝玄堂羽化,他的弟子请殡于白云观处顺堂。”

“长春真人!”成吉思汗终于有些动容,忽然咳了两声,身体却已靠在塌上,不停地喘息,就在这片刻间,他仿佛又已衰老了许多。他还记得那年见丘处机的时候,自己还正值壮年,现在无论谁都已能看得出他是老人了。

长春真人名丘处机,原是金国境内的道士。宋辽金时期,中国本土的道教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便是两支宗脉,其一是传统五斗米教为前身逐渐在南方发展兴旺起来的正一教,其二便是在宋金时期崛起的全真教。

丘处机是全真教兴起的最为关键人物。他字通密,号长春子,胶东登州栖霞人。年十九岁时在胶东宁海州拜王重阳为师而出家。出山为道之后,曾经向金国朝廷请命去招降山东一代的红袄军,并成功说服杨安儿、杨妙真兄妹接受招安投降金国。虽然不久后杨安儿兄妹降金后又叛逃,但丘处机的名声便从此知名。

成吉思汗伐金国的时候,听说了山东有这么个名声显赫的道士,便派使者召请,丘处机欣然答应,率弟子十八从莱州出发,两年后抵达西域大雪山与成吉思汗相见。成吉思汗问他如何治理天下,他回答应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为要。

成吉思汗对他礼遇甚隆,在丘处机返回燕京(今北京)后,赐以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道教,并下诏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赋税差役。丘处机以长春宫为全真教大本营,又在各地建立道观向全国推广。在元政府支持下,一时间全真道达到“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的兴旺局面。

今日听得长春真人羽化,成吉思汗也唏嘘不已:“长春真人劝我清心寡欲,说这样才能长生,可他却走在我前面去了。”

四子托雷继续道:“丘处机的徒弟尹志平请求接任第六代掌教,自请出使胶东去说服登州忠义军将领来降。”

“哦?”成吉思汗微微诧异,扭头问耶律楚材,“孛鲁不是正在打山东吗,全真教的道人这时是要干什么?”

耶律楚材出列道:“丘处机是邓州人,尹志平也在登州学道多年,他们在登州、莱州、宁海州有不少教众,必定是想求孛鲁攻伐胶东之时,登州、宁海州等勿要屠城。”

成吉思汗点点头,嗯嗯两声,又道:“耶律楚材你去和尹志平说,让他管好道家的事情就好,等他从大都去登州,孛鲁肯定已经拿下胶东了。”

耶律楚材口称领旨,退回班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