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进退失据(第1 / 2页)
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引一场龙卷风。桑河之战就是那只蝴蝶,带来的影响力非常深远,改变了原来时空中的历史进程。
首先,桑河之战是在野战中歼灭近三万蒙军,是近年来忠义军首罕有的大胜。
不久前忠义军密林中成功伏击了冯奇峰的三千人马也算是大捷了,但作战规模与桑河之战相差太远。而再往前,青州解围之战规模大,但那只是击退敌人来袭,并没有全歼敌军。李全北上俘虏张林是乘其不备的奇袭战,而且一击得手便退兵。这些都不能与在野战中击溃近三万蒙军,并阵斩敌将同日而语。
战场之上,浓雾散去后,忠义军清点战场,斩首三千多人,俘虏五千多人,河中溺亡不计其数。踏白军的追击下,蒙军几乎全军覆没。自从忠义军与蒙军交战以来,成建制的数万蒙军被打垮并不是常有的事。此战极大鼓舞了忠义军将士的士气。
周秉现在还会时常想起追敌的那一刻,二千多踏白军在踏的率领下精骑冲入敌军阵营中的场面。赞皇之败的屈辱如烈火一般燃烧着他的心,东平府之败让他如丧家之犬。在追击那一刻他都带着踏白军如同饿狼冲入羊群,追赶着不敢反抗的蒙卒,把长枪捅进他们的后背。枪尖上凝聚的血腥,让他的屈辱得到洗涤。
他只觉得杀戮得从未如此恣意,成百上千的蒙卒奔逃着,被他麾下的军队毫不容情的驱赶起来。虽然最后斩将的大功被选锋军给拿了,但他也不没有争功之心,只希望许岸能带着他们重现彭义斌时代的辉煌。
其次,对于青州的李全和莱州的国安用来说是不小的振奋,原先历史中李全在青州被蒙军走投无路,派其兄李福回楚州搬救兵,可李福回楚州之后与刘庆福相争夺权,直接导致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楚州兵变,兵变结果便是刘庆福被李福所杀,王义深等将领领兵杀了李福,打败了杨妙真,忠义军内讧不停,元气大伤,朝廷最终撤销了楚州的制置司。
本时空里桑河之战的大胜给青州、莱州的守军带来积极的信号,李福也并没有被李全派回楚州,于是原先时空中楚州兵变没有发生。杨妙真、刘庆福在楚州便有充裕的时间整顿兵马来青州援救。
第三,此战是彭义斌败亡之后,其残部第一次大规模在野战中击败蒙军,而且是歼灭战。虽然这些蒙军也几乎都是汉儿兵,但依然能向四周各方势力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彭义斌身亡后,他的旧部依然能打仗,并且还能打胜仗。
毋庸置疑,此刻许岸便是彭义斌的接班人,各路忠义军、边将都会接受这个事实,那些想乘彭义斌死后争夺其旧部利益的各方也被震慑。
另外,对于朝廷来说,彭义斌战死之后已经没有人可以制衡李全,不少有大臣建议——乘李全被蒙军围困,便和李全决裂,发兵楚州抢夺李全的地盘,夺回淮河两岸控制权。史弥远也把握住这次机会,将亲李全的淮东制置史徐晞稷撤换成镇江都统刘琸,并嘱咐他暗中除掉李全。
可桑河之战后,史弥远发现彭义斌的旧部大有东山再起之势,朝廷只要将原先彭义斌的政治地位赋予许岸,便可以不用刀兵,继续让忠义军保持势力平衡。故此,史弥远对忠义军的态度又一次处于观望状态,并不急于做出决策。
最后,对于蒙军来说,桑河战败,使得孛鲁当初定下围困青州,四面出击的山东攻略遭到了重创,也使得蒙军诸将对此攻略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随着第四路主将王珍全军覆没,围攻莱州的蒙军第三路主将,河东南北路都元帅杜丰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对于他来说有可能面临莱州国安用与登州许岸两路人马的夹击,而此刻他手中的兵力明显不足。
桑河之战后的数日,许岸便领着兵马向莱州进发,做出解救莱州、全面攻击杜丰部的姿态。登州与宁海州原先便有选锋军一万余,后又加入了周秉的踏白军,张士显的所带领的部分兵马,以及陆续收拢的忠义军旧部,如今兵马已接近近两万,此次击败王珍又俘虏了数千蒙军汉卒,许岸接下来又会抽取其中精锐,并将其打散加入军中,兵力逐渐增长。
腊月十二,许岸部的斥候开始进入莱州地界,蒙军出动哨骑驱赶忠义军斥候,双方哨骑斥候之战已然展开。
莱州城内国安用虽然也只有四千兵马,但得知许岸在桑河大败蒙军,并发兵来援的消息后,也不断寻找战机出城袭击蒙军。
腊月十七,一支忠义军在离莱州城四十里外的刘家庄开始立寨,做出与蒙军打持久战的姿态。近两千的民夫正在修筑营垒,开挖沟渠。为了节省了马力,也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两个飞艇在营垒中升起,加上望远镜,方圆十里内蒙军哨骑所有的动作都被忠义军尽收眼底。
营垒中升起的飞艇给了蒙军哨骑很大的震撼,连蒙军营寨中的主将杜丰都按耐不住,要出来看看这传说中的飞天神器。
忠义军营垒离蒙军军营不远,日常蒙军哨骑不到二个时辰便可以来回。这日黄昏刚过,天还没完全黑下来,杜丰已带来几百亲卫前来探查,可依然不敢离得忠义军营垒太近。
“那里就是忠义军的大营!”哨骑为杜丰说着忠义军营垒的部署,入夜之后忠义军民夫已经停止营垒外的工事,但营垒之内依然可以看到无数灯火晃动。无数星星点点的灯火在夜幕中勾勒出了忠义军大营的轮廓。点点火光密集如星海倒映,在渐渐来临的夜幕中极为显眼。
杜丰远远望着飘在营垒之上的飞艇,那飞艇外罩绘着猛兽的头颅狰狞不已,远远看去确实渗人。他问着身边的大将刘佩:“营中敌军有多少人?”
虽然在斥候战中没有占到便宜,但蒙军还是将这段时间抵达前线的忠义军数量都计算得七七八八。大将刘佩赶忙答道:“至今为止,刘家庄中的忠义军总数不超过一万人,其中至少有二千民夫。”
“最多八千战兵?”杜丰点点头,如今他的麾下也只有步骑二万,兵力上还是占优势。
确定忠义军在前线的大体兵力之前,杜丰当然不愿意冒风险,但若只有八千忠义军,他还是可以尝试主动攻击一番。
“都元帅!”刘佩看起来有些紧张,“忠义军这几日都在增兵,过几日兵力还会增加,咱们要立即攻打他们的营寨吗?”
“没错。”杜丰仍在抬头看着天上的飞艇,“许岸的主力虽然还没到,但肯定是要来的。干脆趁这个机会攻破他们的营寨,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也免得他们主力到了之后,与城里的国安用里应外合。”
他话音刚落,远处又有一个哨骑打马赶来,来到近前下马禀报:“都元帅,东面发现忠义军兵马,步骑不下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