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卿择天下(第5 / 10页)
胤禩却似在冥冥之中听到了另一份声音:朕今年届五旬,在位一十三年,夙兴夜寐朝乾夕惕……
他们也许不是好父亲好兄长,却无一例外,都是好皇帝。
“今朕外御九夷,内服诸夏,遂致沉疴有发,方剂无验。恐寿考无祚也。朕年已五十,子孙十有近百,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与蒙古人等无不爱惜。然我大清需福慧麟趾之嗣以为后继,朕实盼之切切。”
有多少个日夜,帝王,其实为天下的百姓操碎了心?
上承社稷下载黎民。
胤禩从未真正设想过,皇位最终会落到自己头上。而当真正身临其境,他才发现,他应诺的,不止是荣耀的皇位,更是一方万民的河山。他的父亲,他的兄长,或许都曾待他不公或因权势而多疑。但那更多的,是为了巩固社稷。
先是君才是亲;先有国才为家。
他们亦何尝不是在为了这片天下,唯亲唯民克勤克俭地谋划?
而现在,这副重担,交到了他的肩膀上。
“禩郡王皇八子胤禩,人品贵重,温良慎持。堪牧四宇,能慈万民。遂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遗诏宣读完毕,卧榻上的康熙帝不知何时又已阖上了双目,陷入昏睡。而雍正爷收起了诏书,交到了胤禩的手上。十指在马蹄袖之下扣在了一起,是那样的天经地义。
扶起胤禩之后,雍正爷返身就要下跪;须臾间,却被胤禩一把死死地搀住了……
因着粘杆处的营救,已平安回京的九阿哥胤禟与十三阿哥胤祥,已经赶到;捉了祺贝勒与佑贝勒的皇十子胤俄,亦缓步上前;于是,十五岁的小十四带了个头……诸位阿哥率先跪下,冲着康熙榻前的胤禩,结结实实地磕了第一个响头:
“臣胤禟/胤俄/胤祥/胤祯/胤祺/胤祐,领旨,谢恩。”
皇子们都叩首了,宗亲大臣们哪有不奉召的道理?于是乾清宫内外,呼呼啦啦地跪满了一地。就连压制着皇三子的侍卫们,也拖着胤祉轰然下跪。
“臣等领旨,谢恩。”
山呼海啸的呼喝声中,雍正爷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声音。他的手被胤禩紧紧地牵住,一如多年以来的温柔与深情。
“四哥,你不用也不许跪。”
◆ ◆ 本文独发晋*江,其余刊载均属盗文,欢迎莅临吴骅专栏 ◆ ◆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一,康熙帝因沉疴宣召退位;皇八子禩郡王,爱新觉罗胤禩,继皇位。
九月十五日,依康熙帝口谕,太上皇与皇二子胤礽,共同移居昌平行宫。
十月初一日,在雍亲王的辅佐之下,新帝祭天祭地祭太庙。
卯时初刻,王公大臣们穿戴朝服,由午门依次进入紫禁城。太和门外,是新帝的步撵。太和门屋檐下,是丹陛大乐的乐队。太和殿屋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的乐队。太和殿东西两侧的广场上,旌旗伞盖等卤簿仪仗依次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