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嘴硬腰软才是真道理(第1 / 4页)
说是时常进宫,其实雍正爷也不好当真跑的太过频繁。目今他不亲太子,小八不亲大哥,其实是最稳定的平衡状态。皇父与太子关系虽好,但已在康熙二十九年埋下隐忧,又无三十二年金鸡纳霜进贡之事。所以少了大千岁这个制衡点,越性连朝堂上的臣子们都两股战战不敢随意站队了。而他已领差事,也不能落下结党营私的口舌不是?
于是雍正爷在外头的诸多行事愈发小心谨慎,每回进宫也多捉了四福晋一起,先去佟妃母处请安,再去德嫔那里小坐,最后随机前往小八老九老十十三十四住所,方觉安心。
好在他家八弟是个灵巧人,心细玲珑,该敏锐敏锐,该信赖信赖。虽然行事作风大相径庭,却愈发觉得圆融通透一致百虑心有灵犀。
便也不时写个酸诗,递个签子。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而他家八弟到底是个务实的性子,回诗言曰:
「棣萼芃芃,莫如弟兄。令兄在原,幼弟孔怀。
忧兮悲兮,共御九夷。言有良朋,赎恐无戎。
妻子修慕,言曰静好。兄弟俱翕,如鼓瑟琴。
宜室宜家,孥乐融融。和乐既湛,和乐既孺。」
看得雍正爷不经有些好笑又有些小得意,上辈子未曾与胤禩交换过文墨,何曾想到是如此风骨?不过看这句子,月前皇父往他府内塞去四个格格,令他赶快绵延后嗣,小八也并非全无半分感觉的……
心内快慰之下便嘱咐贴心侍从送去文房四宝等小礼,其中以一对如意形的镇纸最为卓绝,并新注签一首: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未忘昫星澈,知子莫若兄。」
那“我”字还写得极重。
如此往来数次,最后胤禩不知道是不是被他撩拨的有些着恼了,挥笔重重地用汉隶回了句:
「水重深则鱼自悦,林修茂遂鸟方喜。」
这是学他窃了子建名句,竟连修饰也懒怠了。横竖是“四哥情深弟自察,无需费言空叽歪”,委实是……
太不讨喜了!!
但各中意趣相较曾经十三弟刻意追求的烟霞高远,疏懒淡阔。到多了七分真实二分衷肠一点巧思,让雍正爷不由地内心愈发痒痒。
奈何他终究是公务缠身,一个月中仅零星几次会面,多不得尽兴。加之又计议胤禩目今尚且年幼,于是彻底压倒八弟的计划便一退再退,一直退至了三十四年之仲春。
◆ ◆ ◆ ◆
康熙三十四年的仲春,十四岁的胤禩在生日之后,被康熙帝指婚于安亲王家的外孙女,郭络罗氏菡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