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裂变(第2 / 3页)
我当然是希望越大越好,最好是遍布全国。
虽然,这有点不太可能。”陆泽再一次语出惊人。
陆泽倒没有说大话,包子生意,足够做到全国大部分地区。
但要说很快遍布全国,那确实也不现实。
要知道,各地的饮食文化及口味,有很大差异,不可能都按照现在的模式去复制。
【绝味包子】在南方地区开店的覆盖程度,也绝对会比北方地区要更密集。
毕竟,北方人民做包子、吃面食,都是行家里手。
而且生活节奏也慢很多,早餐对包子购买需求,自然会比南方低不少。
【绝味包子】开店的速度,到了北方,自然会慢很多。
所以前期,一定是先经营好南方地区为主。
光是南方诸省,都够老陆家忙活好几年的。
尽管各地的饮食文化及口味有差异,也不妨碍【绝味包子】一点一点渗透过去。
只要在产品上,做一些地方口味的改良,绝对是能够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
等到经济渐渐发展起来,相信即使是在北方市场,【绝味包子】也绝对能占有一席之地。
做生意,要的就是一个快。
乘着市场空白,尽快抢占过去。
如果不把握好生意的发展节奏,尽快裂变出去,就会错失良机。
就像是陆泽前世的包子第一股“芭比馒头”,本可以做的更大更强。
就是因为在最该拓展的时候,没把握机会,耽误了黄金发展期。
一方面是创始人年纪太大,文化程度低,没有抓住最佳裂变机会。
另一方面,太过于纠结于中央工厂模式,经营模式太过单一。
仅仅是困在魔都占山为王,就洋洋得意。
创始人年纪大了,早没有了拓展其它市场的狠劲。
这个品牌,原本可以有更多作为。
可却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占据。
老一辈的民营企业家,大多都有家长式作风的臭毛病。
就像是来伊份、真功夫等品牌,都是有大好的机会,可以做的更大,做的更强。
却一个个因为家族内部纷争、或是创始人不肯放权,导致错失发展良机。
眼看着后来竞争者,一点一点地抢占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市场。
越是年纪大的创始人,越容易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
陆泽这么年轻,当然不会坐视【绝味包子】,陷入那样的困境。
而且为了老爸老妈不再辛苦,也到了脱离家庭小作坊模式的时机。
当初他选择包子店这个项目时,早已经考虑过,到了一定规模,要把老爸老妈都解放出来。
只要正规化运作,自然不用老爸老妈再起早贪黑。
陆泽的话,让陆建军和徐芳萍两口子听了,当场愣住。
尤其“裂变”这个词,更是让他们一阵担心。
陆泽说的模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徐芳萍着急道:“儿子,你没说梦话吧?
一个县变两个县,两个县变四个县,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这又是老母鸡下蛋、孵鸡崽儿,怎么可能那么快?”
“老妈,只要把专职管理人员配备到位,裂变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有人专门负责跑市场,探店、租店,有人专门负责招聘、培训;
有人专门负责日常运营和销售管理,有人专门负责营收和财务管理。
这些都有专人负责的时候,工作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到时候,咱家半个月就能拓展出一个县城的市场。
半个月拓展,一个月稳定下来,这样的裂变模式,可以不停地推进下去。
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日,就是【绝味包子】进军省城时。”陆泽再次说出了豪言壮语。
尽快把专职人员招聘好,到春节前绝对能继续拓展出好几个县城市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