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流年录(GL) > 3332

3332(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都只是草而已,真正令她愣了这么久,以至于面红心跳的,乃是由于此草出自《诗经》: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从此便成为爱情的象征,传说将每年春天第一支转红的彤管草赠给爱人,便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是……这与她何干?

    上山五年,她早就知道黛湖附近有彤管草,可从未去摘过——她没有可以送的人。

    尽管如此,当她回神时,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黛湖边。远远的就看见湖水边一片一片鲜艳的红,一丛一丛的彤管草齐腰高,把湖边的湿地盖得严严实实,若有人站在当中,便像是被埋在了红色的高草里。

    这时有风来,高草一层一层波浪一般的起伏摇曳,美好得梦幻一般,空气中飞扬着高草的草须,丝丝缕缕细长如发。人立其中,满目鲜红,意摇神驰,心旌激荡。远处还有少年在挑选最漂亮的彤管草,即便已经不可能是第一支转红的,但送一支漂亮的彤管草给心上人,也是一份不错的礼物。

    姜黎看着那些惹人喜爱的红草,不自觉地竟升起几分兴奋,走下去四处看了看,这株草长得最高,可惜草须太稀。那株草颜色艳丽,就是短了点儿,不知不觉手上已经抓了一把,鲜艳的草杆光滑发亮,草须像编好的马鬃一样整齐蓬松,她停下来看看手里一丛漂亮的彤管,满脸的笑,却渐渐黯然。

    送给谁呢?

    摘都摘了,便扯了一把草须编好捆起来,抱在怀里往回走,她望望缙阳峰,心里想到一个人。若是那个人的话,也许还不知道山上有彤管草呢,若是送给她,想必会很高兴的吧?

    这样想着,脚步就轻快起来,一口气上了缙阳峰,径直就往流云居去。

    她如今已不像以前那样默默无闻,怀中又抱着这样鲜艳的一丛彤管草,想不引人注意都难。无奈之下她只好学唐烟儿的行径,飞檐走壁翻墙越户摸进流云居。

    唐烟儿似乎不在,她与唐烟儿太熟,直接就进了她卧房,结果一进去,就看见靠墙立着一大堆……那的确是一大堆,都快铺满地上的彤管草。被漫不经心的堆在墙角,有的已经折断了,草须满地都是。

    姜黎呆站在门口,突然觉得自己怀里的彤管草沉甸甸的,先前雀跃的心情却是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姜黎?”唐烟儿突然出现在她身后,看到她怀中的彤管,高兴的问:“彤管草?给我的吗?”

    姜黎愣愣的看着唐烟儿脸,不知为何,竟鬼使神差的说:“不是……”

    作者有话要说:【彤管】《诗经·邶风》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关于这句话有三种解释,一说彤管是红箫。二说是赤杆笔。三说是荑草。今认为第三最为合理,虽然教科书上并不这么写(摊手)。

    【酸彤管】有一种植物叫“酸彤管”,初时为草,长大后,其茎形状如管,外皮颜色呈略偏紫的红色,高可达一米以上。把它砍下来,靠根的一头削成尖头,靠梢的一头削成平头,可在尖头把它吹响。若像笛子似的在管上挖几个孔,还可吹出音调来。把红色的外皮剥去,厚厚的草管还可吃,略带酸味,故名之为“酸彤管”。——来自网络。

    【彤管草】将第一只转红的彤管草送给心上人,便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说法来自小说《蜀山的少年》此处化用。

    【关于彤管草】因为年代久远,此草已经成为了一种传说,文中种种皆为化用虚构,不必深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