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麻辣烫(第3 / 5页)
江秋也没解释,买竹子其实就是做竹签用来串菜用的,这个年代本地这些做凉席的都是纯手工,店里也有不少竹子材料,倒是不用担心买不到。
“还得买点食材才行。”看了眼店里的东西,江秋不禁有些苦笑。
店里当真干净的不像话,如果按照正常走向再过半个月他这店就会因为交不起下个月租金而被迫关门。
现在店里除了一些简陋的配料以及面条外,就只有十颗鸡蛋了。
如果以江秋现在的思维,他是绝不可能开面馆的。因为面馆开不下去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口感还有民众的习惯。
能够在镇子里在这个年代开面馆的都是老店,经营了几十年的,一锅汤一直都没熄过火,口味肯定是有保证。其次就是民众几十年都吃这家,很难尝试新的,更何况江秋这老板还是个小年轻。
这个年代可不讲究什么年轻人的潮文化,老板年轻就代表不靠谱,俗话说脸上无毛办事不牢嘛。
而且这年头开店也讲究一个人缘,你认识的人多捧场的也多。前世江秋小年轻一个,朋友不是没有,可大多都是村子里的能有几个钱?偶尔吃几顿算是给面子,多了就不可能了,毕竟这年头吃面家里吃不是更好,实惠味道还不比江秋这里的差。
可以说前世江秋的店失败原因很多,要口味没口味,要名气没名气,关键也不会营销,以这一世的江秋,哪怕有诸多不利之处,也能靠着后世一些促销手段挽回局势。
当然面馆还是不想开,手艺不行的确是硬伤,继续开下去路就窄了。
毕竟这里可不是中原和北方,没办法随便拉来一个就是做面师傅,继续下去劳心劳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