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万国来朝(第2 / 3页)
众人齐齐安静,等候李世民号令。
李世民看着堂内众人,昂然问道:“此前蜀王上书,说要将那三十万战俘带到长安,想举办一次盛大的献俘仪式。众卿觉得如何?”
“好!俺老程第一个同意!”
程咬金叫得最欢:“这些个杂种敢来犯我国威,就该让他们现现脸,长一长我唐人脸面!”
“对!打了这么个胜仗,不显摆显摆怎么行?”尉迟敬德也在旁助阵。
这两个武将总是这么跳脱,李世民不理会他们,将目光看向房杜等人。
房玄龄已站起身来,他微笑道:“陛下,蜀王殿下此计甚妙,我大唐边关不稳,正需这样盛大的献俘仪式,来威慑那些邻国,叫他们看看犯我国境的下场!”
杜如晦也点头:“不错!扬我国威,还看蜀王!”
李世民心中舒畅,他又看向长孙无忌,这长孙无忌是朝中巨擘,也算是他的左膀右臂,虽说时常与李恪闹不痛快,但处理政事,他倒不会含糊。
果然,长孙无忌也点头道:“此举甚好,也叫长安百姓见证我大唐雄威,对我大唐江山稳固更有信心。”
这长孙无忌说话沉稳含蓄,虽没有房、杜等人将喜悦写在脸上,但至少没有反对李恪的做法,这让李世民心中很是高兴。
李世民一直对李恪与长孙无忌的矛盾很是头疼,李恪确实是李唐希望,可长孙无忌也并非一无是处,他辅助治理朝堂,也颇有建树。况且他虽然笼络了不少士绅,但总体上还是支持李世民的政见的。
要将他拿下,再换一个人上来,只怕远没有长孙无忌好用。
更何况这还是自己的大舅子,他再有私心,倒不会危及到他李世民的统治。
所以,他更希望这长孙无忌能与李恪和平相处。
至少,在大唐真正强大之前,他二人要勠力同心,帮助自己壮大李唐。
“陛下,高昌国主送来国书,恭贺我大唐击败强敌,欲行朝拜!”
这时候,大太监王德走了进来,他脚步匆匆走到了李世民身边,将一封文书呈了上去。
李世民心中大喜,接过国书看了看,随即朗声道:“看来,蜀王这一战,将周边小国的魂儿都打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