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朝堂激辩(第2 / 3页)
众人当然不知晓,这高士廉昨日已得了长孙无忌的飞鸽传书,对今日朝堂之争早已有了计策。
他此时默不开口,只是暂时蛰服,以待最好的时机出手,一举瓦解蜀王党羽。
喧闹声中,李世民终于开口。
他先是轻咳两声,止住了众臣的争端,而后他又看向房、杜二人。
“那二位爱卿说说,朕该如何犒赏蜀王呢?”
李世民微一扬眉,神色泰然道。
“这……”
房、杜二人这时又迟疑了。
他们心中清楚,李世民此刻先向他们询问,应该是对李恪大有好感,想借机封赏。
只是,究竟该如何封赏,这也得天子的心意。
李恪此时已是蜀王,最好的封赏,自然是直接抬上储君之位。
但这是天家之事,李世民不率先开口,他们自然不敢提。
所以,他们这会儿,正想着主意替李恪多要些封地钱粮,助李恪积攒实力,与李承乾好好斗上一斗。
“咳!”
李世民又一咳嗽,悠悠开口:“恪儿如今已贵为亲王,本是不该再作晋升……”
“只是……”他看向房、杜二人,话峰一转,“恪儿昨日立下泼天之功,若不大加封赏,倒也不合情理。”
李世民的话,让房、杜二人心中一惊。
他们本来没敢奢望一举得胜,彻底将李恪扶到最高的太子之位上。
但李世民刚刚却将话题引到了李恪的爵位上。
这亲王已是皇子的最高爵位,再往上走,那可就只剩储君之位了。
李世民刚才看起来似乎是随口一提,但他的言辞,表情,分明是在暗示房、杜二人,他有意立李恪为太子。
房、杜二人心头一喜,当即便准备上前陈辞,再次将李恪的功劳大吹特吹。
他们多年共事,彼此早有默契,照他们的构想,房玄龄先上前吹嘘一波,而后杜如晦再点睛一笔,陈说李恪颇具圣上当年风采。
这颇具帝王风采,意思自然是他最适合做李世民的接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