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气不足,小节易折(第2 / 3页)
云华觉得这名车夫很有意思,明明只是一个小小的车夫、平民,却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且还是对一名知县老爷的评价。
不过旋即一想,对方虽然只是车夫,但是毕竟往来于长安城与太安县之间,拉过的高官老爷多着是,多少长点见识,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大胆说出口。
亦或是,他对马知县评价,更多的是受到大人物的影响。
中规中矩。
云华顺势继续套话:“你似乎对马知县有些不屑?”
此话一出,车夫的表情突然变得紧张了起来:“大人,话可不能这么乱说,这只是县里的大人物这样认为的,我一个小车夫哪敢乱说!”
车夫倒是挺有自知之明。
但是,细心的云华发现,车夫的嘴角抽了抽,似乎想说什么,又没敢说出口。
“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但说无妨,我不会怪罪你的。”云华语气轻柔,微笑着道。
“额……”车夫犹豫了一下,看着云华那张人畜无害的脸,似乎很值得信任。
于是,鼓起了胆子道出:“小人就实话实说吧,马知县这个人,虽然没有大政绩,也没有严重劣迹,但是也算不上什么好官。”
“昌盛之年,仗着权势,与县中豪奢相混,其办事讲究的是一个‘钱’字,涉及利益的,若是有大事,他或许会秉公处理,但是小事,通常会私包囊中,从中贪图作祟,大气不足,小节易折。”
“而灾祸之年,对于天灾人祸的处理就很粗糙,从来不站在第一线,要是他能稍稍有些作为,太安县也不至于发展停滞不前。”
说到这时,车夫的语气有些埋怨,身为市井之人对高官老爷的不满。
“那你路过他的墓,还要停下脚程?”云华好奇。
车夫,停顿稍许,接着道:“马知县虽然不讨我喜,但是,至少在太安县经营了十数载,虽不繁荣,也不至于民怨当天,换成别的知县,也没有二般区别。”
“如今斯人已逝,恩怨自然两消,小人对这位逝去的知县老爷表示尊重也是理所应当的……”
两人的对话,在车夫的叹息声中结束。
……
午时,车夫载着云华于太安县南门进入。
由于云华属于外派京官,并没有大肆宣扬,奔赴时的马车比较简陋低调,需要例行检查。
在云华出示朝廷文书之后,守卒恭敬放行,他们已经提前知晓新的县令在近日下派,县衙中早派护卫在此恭候,给云华领路。
入城后,云华观望街道两侧,人群算不上息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