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黄铮的应对之策(第5 / 6页)
而当对用户充分了解后,平台就给用户推送最适合他的商品,App是用户能实现此目的的平台,因此微信不是唯一、终极的场景。
这是外界很少察觉的。
因为企鹅一直以来,并未给拼乐园开设入口。
从诞生于微信开始,拼乐园与微信的关系更像是一场“猫鼠游戏”。
拼乐园需要微信,微信是一个可以触达用户、了解用户的窗口。
微信也需要拼乐园,在社交电商打法初期,拼乐园曾作为官方示例,对外展示了社交电商的势能,也吸引了一大批人加入微信生态体系。
但当拼乐园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平衡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交易过分依赖微信社交场景,会让拼乐园失去部分主导权。
诉讼事件之前,拼乐园就已经正在利用如“App点评返红包”之类的运营手段,鼓励人们更多去App停留,甚至不用分享,直接在App里拼团。
“你看,根据数据显示,我们拼乐园App的渗透率,从年均1%左右,提升到11月的19.37%。”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允看到这个数字,心里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
这个有力的数字,足以让拼乐园脱离微信,进入更大的领域、更平台化的竞争。
之前积累的分析用户的能力,在新的竞争领域,也能创造新的场景——个性化推荐。
从千人十面、百面到千面,这是他的远期战略规划,也是拼乐园必须要走的路。
成长于微信、从微信脱离,是发展需要也是未来需要,也是乐园集团希望看到的。
“没了微信,下一步的新用户拓展,就得是这个位置了,难度很大啊,一二线的用户不好伺候。”
顾允点了点投影仪上的地图。
数据显示,拼乐园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已经非常接近网民渗透。
若需要在失去微信后继续保持用户增长,拼乐园需要去一二线城市找用户,显然这会是一场消耗战。
一开始消费者可能因为“价格低、不会吃亏”的新鲜感选择拼乐园,但对于一二线用户来说,随着消费升级和对部分产品的失望,用户就会抛弃它。
“这个你不用担心,眼下解决平台商品问题,最好的切入口是运营管理和供应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