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8.04(第2 / 4页)
然而经过《女诫》一事,她不自觉地就多想了。
啊!
真是烦恼!
宜生摇摇头,努力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摇出脑海。
纠结于这些乱七八糟的情绪,她甚至没有注意到,沈问秋直呼了她的名字。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
沈问秋和罗钰来了,吃晚饭的人从三人变成五人又变成了七人。
红绡从巷子里叫了个小兵去酒楼订菜,自己又在厨房忙地脚不沾地,虽然忙,但她脸上神采飞扬,显然高兴极了。宜生有心也去厨房帮忙,只是却被沈问秋和罗钰齐声留了下来。
几个人坐在厅堂里说话。
气氛有些奇怪。
大部分时间都是沈问秋、杜管事在说,他们两人在外行商,都是能言善辩之人,尤其沈问秋,他说的话其实并不算太多,但每一句都恰到好处,且几乎每一句都涉及宜生和七月,使得宜生和七月也被带动地说笑起来,杜管事则在中间插科打诨,阿幸时不时冷不丁冒出一句。
只有罗钰,从头到尾没主动说话。
宜生初时没察觉。
她被沈问秋和杜管事说的事惊讶到了。
“……夫人,您是不知道,那漠北的马匪一个比一个狡猾,三爷为了撬开他们的嘴,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可是——这里真是不得不佩服罗将军,做的局□□无缝,瞒过了所有人啊,可惜……也把我们给瞒住了。”杜管事手舞足蹈,讲述着当初沈问秋一个个匪巢挑过去,生生让漠北马匪绝迹的光辉事迹。
宜生听得有些愣。
她实在没想到沈问秋能为她和七月做到这种程度。
可是,这还不止。
“……夫人,您现在在广州,觉着广州也挺好的是吧?可您要是在京城,哟!那传言,一个个地,都快把广州传成十八层地狱了!我们出发前,三爷几个好朋友听到消息知道三爷要去广州,一个个的,都来劝,说三爷钱那么多,何必冒风险再跑这一趟?这话说的也没错,可三爷哪是为了钱啊。”
说着,杜管事的眼睛就直勾勾意有所指地瞄了宜生一眼。
“现在北边朝廷也的确管地严,天津那边的港口已经不放船往南边来了,运河上往南的船也是严查,一旦有嫌疑,说不得就得被扣上个通匪——咳,当然如今一见才知道罗将军和红巾军都是英雄人物,总之,一被扣上私通红巾军的帽子,那可就惨喽!”
“三爷还是托了漕帮顾三娘子,才顺顺当当地来到广州,今儿我们来的时候你是没看到,整个码头就我们一艘北边儿来的船!”
杜管事摇头晃脑地,言语颇有夸张,带着些邀功的意味。
宜生自然看出他有些夸大了。
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心里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