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嫡妻不贤 > 作品相关 (5)

作品相关 (5)(第13 / 1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七月眨巴着眼听着,忽然一跺脚,皱着小鼻子绕着院子跑了起来!

宜生在后面看,捂着嘴笑地一脸无良。

最终,红绡绿袖以及七月每人都被带着跑了十圈,虽说院子小十圈不算多,但第一次做这种事儿,还被满院子的下人看着,耻度实在有点儿高。

七月和绿袖两个没觉着,红绡脸皮薄,十圈跑完,了解了宜生的意图后,红绡当即跟宜生抗议换个锻炼方法,比如打打拳什么的都比跑圈儿好啊。

跑圈儿实在太傻了。

宜生点头,表示可以考虑。

虽然她不觉得跑圈儿哪里傻了。

☆、27|25.1

宜生带着七月和丫鬟们跑圈儿的时候,伯府正为沈问秋的归来而热闹着。

沈问秋这次去地久,刚过了年便走,到如今入了七月才回来,整整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外面。而致远斋就只留了几个下人照料,平日在伯府就跟不存在一样。

但如今沈问秋回来了,致远斋热闹起来了,情况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其实沈问秋回来也不要紧,要紧的是,沈问秋这趟回来,似乎赚了大钱。

即便是夤夜归来,即便那两辆装满货物的大车走的后门,但同在一个府里,有些东西终究瞒不住。

况且,昨夜下人们去致远斋问候,回来时带的礼物,可比以往更加贵重了。再一想,沈问秋这趟走的是广州,据说那边海运盛行,商贾富户如云,那些海外的香料也都是从广州贩运到京城的,所以可想而知,沈问秋在广州待了七个月,肯定获利不菲。

威远伯府当年也是富过的,老威远伯的军功换来了一个伯爵之位,还换来了不少田庄财物。

但是,那毕竟是以前。

老威远伯一走,东西二府两个老爷没一个官途亨通的。

沈问知虽习文,但没跟老威远伯认亲前,只是跟着王氏在乡下苦读,资质不算上佳,条件更是简陋,十八岁回伯府时只是个童生,回伯府后又读了三年才中了秀才。之后又苦读十余年,才终于勉强考上同进士,在礼部下属的祠祭清吏司做了个笔贴式。

如今沈问知年过五旬,在礼部也待了十几年,官职倒也升了,但不过是从笔贴式升到五品的郎中。照目前这光景看,最后能升到三品的礼部侍郎就是顶天了,但是,侍郎也不是那么好升的。

礼部本就是没权没油水的清水衙门,沈问知又只是个郎中,自然也就捞不到什么油水,除了吃俸禄,也只有偶尔才能捞到一点外快,收入跟伯府的日常生活开支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至于沈问章,虽是自小跟着沈振英上了战场,但没赶上好时候,外患几乎肃清,军中几乎无仗可打,沈问章根本捞不着军功。

偏偏沈振英性子刚直,完全不是个以权谋私,为自己儿子开后门的人,甚至因为沈问章是自己的儿子,因而对他更加苛刻,以致沈问章只能老老实实往上升,到如今也只是个正五品的骁骑尉,跟大哥沈问知倒是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不过沈问知借口自己入学晚,走文官路子得不到父亲荫庇,所以自诩比沈问章好上那么一点儿。

两位老爷都是这么个情况,伯府的经济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何况,当初伯府三兄弟分家时,沈问秋可是拿了田庄铺子等财物里的大头。

这样的分家自然让人不满,但老威远伯沈振英的理由一套一套的:沈问知和沈问秋同是嫡子,但沈问知袭了爵,还已经有职务在身,因此自然要在财物分配上补偿沈问秋;沈问章不用说,他是庶子,分的家产比沈问秋这个嫡子少是应当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