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画大饼(第5 / 6页)
最大的武器渠道有时来,有时还会延迟,这种不稳定让人提心吊胆。
假如有了一整套军工体系,那就能摆脱对外部的依赖了。
倒不是说过河拆桥,只是强烈的对外部依赖,会让人缺乏安全感。
这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基因,后世国家存储大量的储备量,还有老百姓热衷于存钱,都是这种基因的体现。
陈大旅长曾经去毛熊留过学,对于工业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想要建设一套适合八路军目前的军工体系,大约需要煤矿钢铁等原材料。
还需要炼铁厂,炼钢厂,发电厂解决基础的材料问题。
然后才是枪炮厂子弹厂等制造工厂。
想要从无到有,做到制造子弹枪支大炮,大约需要七八个工厂。
所耗费的资金,按照陈浩给出的价格,都可以买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了。
这等花费不可谓不巨的,但陈大旅长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做人不能鼠目寸光,还要看重长远的利益。
他相信,此事上报到总指挥部,老总他们一样会毫不犹豫的赞同。
听完陈大旅长的宏伟规划,陈浩觉得有些话还是得说在前头:
”我先声明,大量的设备机器不好搞需要时间。那些东西体积分量极大,一次运送过来很难。
所以排一个优先等级,先建设哪个工厂,后建设哪个工厂,都要考虑好了。”
“理解,我考虑考虑。”陈大旅长十分清楚,这是一个建设重工业区的规模。
按照之前运送武器物资的规模,绝对不是一趟两趟能弄来的。
考虑建设钢铁厂需要更多的时间,无法立即形成效益。
陈大旅长考虑先建设一个发电厂,一座炼化钢炉,一个突击步枪生产线,子弹生产线,再加一个迫击炮生产线。
他向陈浩阐述了自己的思路。
机器想要转动起来都需要电,没有电肯定不行。
突击步枪和迫击炮,是八路军战斗中最需要的两种武器。把这两种武器普及下去,正对正跟日军打硬仗就不成问题了。
至于说制造枪支火炮的钢材,进口是不可能的。
以前八路军兵工厂的解决办法,就是拆毁铁路上的铁轨,将其拿回去熔炉重炼,而后用来制造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