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代替品红霉素万更了】(第3 / 5页)
毕竟这种药都不能规模化生产,小批量的生产后,都拿到市场上卖钱去了。
想要搞临床实验,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完全做不到的。
陈浩带来的关于青霉素的知识,完全是当今世界一流水平。
若是向世界宣布这一发现,各国的医学界大拿,都得踩破门槛,上赶着来学习探讨交流。
一般人,想学你都见不着面。
而他们站在这里,十分容易地就从陈浩口中得到了这份知识,绝对是万分荣幸。
就在此时,刘广玉不合时宜的站出来问道:“青霉素有十分之一的人会出现过敏反应,这些人难道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虽然他觉得自己这样问也有些过分,但是他不得不问。
中药消炎杀菌无法做到立竿见影,效果难以与西药相比。
此时有了青霉素,大多数人都能得到救治,却要有十分之一的战士,可能无法用上。
伤情无法得到控制,最后以牺牲作为终结。
这对于他们来说太残酷了。
“他是谁?”
陈浩对这个屡屡提出疑问的矮胖子,十分纳闷,此人跟他有仇吗?总是提出质疑。
老总想了一下,愣是没想起名字来,给张志远递了一个眼神。
张志远赶紧帮忙介绍。
刘广玉,法国留学回来的外科医生,是白求恩大夫的徒弟。
白求恩大夫在数月前刚刚因为手术中,不小心用手术刀割破了手指,感染了病菌,医治无效而过世。
陈浩对刘广玉的技术不感兴趣,倒是对白求恩大夫还有一些印象,知道那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医生。
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给一帮不认识的人做手术,治病救人。这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者。
“听说白求恩大夫技术很高超的,居然过世了。”陈浩叹息道。
张志远也跟着叹气:“是啊,如果那时候我们有青霉素,白求恩大夫就不会因为伤口感染而病逝了。“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党的党员,世界著名胸外科专家。于1938年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提任军区卫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