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价比黄金的药(第4 / 6页)
陈浩笑问道:“听说过盘尼西林吗?这就是。”
“什么,这就是盘尼西林?”一向态度平和的老总面露惊容,大声的问道。
众人的目光顿时又被吸引了过来。
忽然有人问道:“盘尼西林是什么?”
八路军是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孤陋寡闻。
刘师长解释道:“盘尼西林是目前最好的消炎药,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受伤后伤口发炎,只要注射一针都能解决。
只是盘尼西林生产的剂量很少,在市面上流通的就更少了,这是一种价比黄金的消炎药,一支就能卖到一根小黄鱼。”
在战争时期,关于武器的新发明和新技术往往会层出不穷,如机关枪,导弹等等。
整个二战中最亮眼最有价值的发明,却属于后勤保障类的医学发明:盘尼西林。
盘尼西林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
其实青霉素在一九二八年的时候,就已经被科学家发现了。
但是出于工业化以及规模限制,再加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配方。
因此当时的药厂还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盘尼西林的能力。
在1943年时的漂亮国,每一剂青霉素的价格高达三十美元,也就是二十多克黄金的价格。
即使到了1945年,盘尼西林开始普及时并应用于大众时,一剂青霉素的价格也在6美元左右,相当于华国的14块大洋。
在四五十年代经济最为发达上海,普通工薪阶层的工资为5-10块大洋。
也就是说,这些普通的工人累死累活干一个月,也凑不够买一支青霉素的钱。
此时是一九四零年,在华国盘尼西林只有少量的存在,往往只会出现于黑市,一支盘尼西林,就能换一根小黄鱼。
许多干部们之前还不了解,此时听了刘师长的解释,才明白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物资。
一支盘尼西林换一根金
条,贵吗?
或许许多人都觉得贵。
可若是换一条命呢?
军人打仗,负伤是再平常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