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他有躁郁症2(第3 / 4页)
有人说这是因为赫鲁塔夫终于在技巧上做出了最极致的突破,《流水》已经是他的顶尖之作,所以他才这样安详离世。
在病痛中挣扎了千年万年的卿云,却不这样认为。他完全能体会一个人战胜命运之后,所能获得的转变。
高傲的赫鲁塔夫之所以停止了自己炫技的行为,是因为,《流水》这首曲子完全推翻了他之前的人生信条,更是带给了他新生。
第一乐章的最后,一个微小的停顿后,节奏忽然转快,新的生命已经萌芽而出。每个人的心情都不由得变得欢快,音乐如同欢快流淌的河流发出“哗哗”的欢笑声。
此时就连摄影人员都不由眯起了眼睛,开始随着音乐的节拍晃动起身体,摄影机就这样定格在那个少年微微翘起的嘴角上。
没有人再去想,这少年会不会跳过第二乐章。
因为第二乐章已经到了,极富技巧性的颤音星星点点冒了出来,河流的流淌也时不时泛起了波澜。欢快被掩藏进心底,忐忑和担心却又冒了出来。
音乐的节奏加快,一种无声的压抑却浮上人们的心头,在场的观众们不由睁开了自己微眯的眼睛,看向那个舞台上沉浸在自己音乐中的少年。
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汗水,就连表情也变得凝重,甚至是狰狞。
开始了,魔鬼的颤音。
这是一种极致的压抑,不断冒出的颤音,描绘出一种陌生又熟悉的鼓动。没有人知道这是属于什么声音,曾经有人用电子仪器模拟出了《流水》的每一个乐章,然后逐段分析这首随想曲中到底描绘了多少种流水的声音。
他们均能将音乐与自然中的流水对应起来,除了第二乐章。
没有人知道第二乐章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声音,所以才将其命名为“魔鬼的颤音”。但是卿云知道,第二乐章不只是流水,这一乐章描绘的是人体内鼓动的血液。
是血液冲进心脏,又被猛地泵出的声音,更是血液在动脉中不断鼓动的声音。
这种声音让人类下意识的感觉到压抑,然而他们却挣脱不出来,只能一瞬不瞬的注视着舞台上的那个少年。
痛苦,悲哀,还有引而不发的惊讶,全都在听众的心中交织炸裂!
休息室内,向晨今猛地从座位上坐起来,将视线从手机上移开。这是《流水》?以技巧著称的《流水》?
向晨今不可置信的看向舞台的方向,往常就算是音乐大家在演奏《流水》时,人们也是评判他们的技巧居多。
而现在,有谁能空出心神来评价少年演奏的技巧?
他们完全都被少年拉入了音乐的领域,这首曲子中蕴含的情感已经占满了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根本没有余力去思考所谓的音乐技巧!
眼看第二乐章就要结束,向晨今看了看休息室内同样沉浸在音乐中的选手们,不由的咬牙期待着,出错吧!出错吧!
第二乐章结尾有个难度非常大的转折,除非最顶尖的小提琴手,没有人能够圆滑的过度过去!
然而卿云绝对不会让向晨今如意。
霎时间,如同百川入海,先前的压抑一扫而空,面前是一片宽广,音乐中隐藏的律动也变得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