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开局驰援吴三桂 > 第13章 各方心思

第13章 各方心思(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刘大眼有些不理解身旁这位身形魁梧,气象凶悍的恶煞会跪得这般毅然决然,属实意料之外。

识趣的他也跟着跪下,坦言道:“王把总所言确有其实,还请千总治罪。”

刘景渊没有细究,却也不着急让二人起身,他目光投发到饶继昌身上让他来回答自己的问题。

饶继昌思虑一番,给出中肯回答:“将官们指挥得当,士卒们英勇奋战,这是将士齐心协力所取得的战果。”

跪地的刘大眼仍不忘追加,“若非千总智勇双全,以出其不意之姿渡过大凌河,事前布下诸多部署,诈使清兵开门,吾等安能轻易在此?”

刘景渊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加以补充道:“更是因为清军防范懈怠,使得我们有机可乘。故而此役乃是一时侥幸,吾等切不能因此沾沾自喜。昨夜士卒们随心所欲,我含糊而过,今日往后也该收心了。”

堂下异口同声,一片称是声。饶继昌隐有话说,却又因为不合时宜而止了口。

“纸包不住火,我们突占右屯卫的消息终将不胫而走。建奴数万人马只在义州,我们留在右屯卫始终不是长久之计。眼下大家齐聚一堂,集思广益,且不吝心思,为下一步该当如何出谋划策。”刘景渊询问诸将。

一时间,诸将乱做热锅蚂蚁,他们是刘景渊带过来的,可谓稀里糊涂渡过大凌河,然后听从刘景渊的部署一股脑攻下了右屯卫。

一路势如破竹的他们蓦然发现自己面对刘景渊的问题竟这般慌忙无措,不知去向。

有甚者提出原路返回,直接被刘景渊否定。

若是想要成功原路返回,必定无法随带多少辎重,且此距离松山数十里,间有大凌河,途中若是为清军所遇,且不说这一趟千骑卷平冈成了徒劳无功,更是生死难料。

不知不觉间,兵官们的目光不谋而合投注在了堂上坐着的那位青年人,待其定论。他们发现,刘景渊俨然成为了他们的首领。

与刘景渊接触最多的饶继昌隐约明白刘景渊的目的,当即表率,“卑职愿为千总马首是瞻,为大人肝脑涂地。”

饶继昌认为刘景渊这是在担心之前大凌河畔让将士们破釜沉舟一战的狠心遭到部下假以时日的蓄谋反扑。

仍伏在地的王屏藩也昂起头来正色道:“大人你说要去哪,我便去哪,纵是前有熊熊烈火,我王屏藩个头大,就是死了也该给大人铺垫出一条前路来。”

自大凌河畔刘景渊下令背水一战,本就感恩刘景渊的王屏藩更是对其死心塌地了。

他相信身前那位心思缜密的年轻人终有一天会带领标下一路披荆斩棘、建功立业,乃至自己以胜利姿态重归故土的愿望也将成为可能。

口角方面不甘示弱的刘大眼更是豪言,“纵是大人此刻让我一人去攻打辽东,我也义无反顾,愿下军令状,绝不言不。”

“好!军中无戏言。”刘景渊一口答应刘大眼的军令状。

四下目光各异,皆瞩向刘大眼,有人鄙弃他的大言不惭,也有人佩服他的壮志豪言。

于是麾下把总陆续皆表明自己服从管调的态度。

收肘道了声好的刘景渊趁热打铁,他抻指拨开木案上本就半开的辽东舆图,将麾下招呼到案台边交代起了自己的战略部署,娓娓而谈。

竖耳恭聆听的诸将虽面色惊骇,却再无以往面面相觑的形象,皆暗自颔首笃定信心。

右屯卫一战,足定军心,横扫了麾下将士近年来如鼠退缩城郭的心头阴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