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开局驰援吴三桂 > 第13章 各方心思

第13章 各方心思(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宁远方面,洪承畴闻松锦探马来报,作料清军此番聚众数万精兵,军容俨盛,势必不肯轻易放过锦州城。

洪总督认为黄台吉是故技重施,而自己此次出关并无做好完全准备,恐怕无法从正面战场击败清军,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

洪承畴遂令前屯卫总兵王廷臣汇兵二千随辽东总兵刘肇基五千步骑进驻杏山,刘肇基为杏山方面主帅,再令中协分练总兵左光先率陕西兵三千汇合吴三桂进驻松山堡,左光先为松山方面主帅。

两城互为犄角之势。频出轻骑骚扰围困锦州的清兵。

洪总督当时如是言:“虽是杯水救薪,亦当礼至锦州城。”

身为洪承畴老部下的山海关总兵马科和东协总兵官曹变蛟则留守宁远。

坐镇宁远的洪承畴还遣令兵备道从山海关向宁远继续运粮,粮仓充足的宁远先调粮至于塔山。

义州方面,接降成功且凯旋的济尔哈朗将所掳获的马匹、器械都献给了黄台吉,得到了大清皇帝的赞扬和赏赐。

与济尔哈朗的风光无两相较下,多铎显得尤为郁闷,他前有夹马山败退,今有五里台大捷,引来了其他王公大臣们的冷眼相待。

每个遇见他的人都会露出不可思议的惊悚表情,脸谱上都仿若写着,他济尔哈朗能以寡击众大败杏山明军,他多铎当初怎么就会铩羽而归呢。

连与他交好的堂兄济尔哈朗都来拍肩抚慰着自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此番他也只是侥幸得胜罢了。

那时多铎看着堂兄那分明洋洋得意的灿烂笑容,只能按捺着阴沉的脸色。

作料前后两次明军绝非出自同一人手笔的多铎一语不发,心中无名暗火填满膺腔。

同时屯兵锦州西北前线的多尔衮发现许多将士在昼夜不舍无以安眠的围城命令下私自逃离,遂向义州的黄台吉上报此事。

黄台吉听闻大怒。下令斥责前线全体官兵,最终采纳多尔衮附上的谏言,将围城清兵分为两班,以个月为一期轮番更换。

无暇继续留镇义州的黄台吉见松锦战局僵持不下,自率亲信连夜北上广宁再西归盛京。谕令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义州方面主帅,睿亲王多尔衮为副帅共理松锦战局。

……

攻占右屯卫所第二天日暮,清算诸多冗杂事物的刘景渊总算完成了对卫所秩序大致管理。

刘景渊召集饶继昌、王屏藩等把总军官来商议军务。

“此役攻占右屯卫所堪称轻而易举,你们以为这是为什么呢?”青年千总危坐高堂。

“自是千总率兵有方,运筹帷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右屯卫收入囊中。”出言者是刘家户头辖下的刘大眼,说是生下来父母见眼睛水灵给取得名字,体格并不魁梧的他拥有着一双虎目,隐约蕴含威严。

刘大眼于此役戮贼十一人,虽大多是夜半摸床杀得,但他觉得这辈子能杀怎么多满清人,也是酣畅淋漓,将来成老朽时也给可以儿孙吹嘘自己壮年时曾挥刀诛戮逆贼数十人,想来也是快哉莫如斯。

年纪年轻,心口直爽的王屏藩直言,“当初大人让我们兵行偏林僻野,也不知道谁在暗地里叫苦骂娘。”

刘大眼欲说辞什么,见堂上一语不发,且垂首止语。

自知插科打诨的王屏藩毅然向堂上那位比他还年少几岁的年轻人俯首跪下,正色请罪:“卑职不该胡言乱语,还请千总治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