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辽东雪(第4 / 4页)
已然站到老卒身旁的刘景渊哈哈大笑,感情这老头子是瞧着法子跟他点要食物呐,抻手递出两张饼子和一瓶小酒。
“倒是不吝啬。”老卒领过酒小酌一口,神情顿然抖擞,焕发英气,依旧瞧着东北那天。
“怎么,是辽东人?想家了?”背靠着雉堞的青年良久方才哧出口酒气,倚斜看着霜鬓潦草的老卒。
老卒没有回应,只是顾自吃酒,无言间却是泪眼婆娑帘雾起,好似陈酒酝酿才出芳香,其中蕴涵,五味杂陈。
老酒浓香语:“辽阳人,万历三十六年募兵,想来从军也三十余载了。家?早妻离子散在了二十年前那场大仗里了。”
刘景渊无语凝噎,他知道老人所言的大仗,那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明军自遭此战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只得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明朝方面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时至于今,大明山海关以外仅余锦州、宁远、杏山、塔山等小部分地。
老卒泣不成声,哽咽再言,“我大明有二十万王者之师!有与胡骑大小百余战、无不克捷的杜来清;有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的刘省吾;还有无往不捷、横行关野的辽东铁骑...那建奴不过六万蛮夷,怎么就,竟一败而一败涂地。”
雪絮洒了他满头发。
老卒呜呼哀哉,捶胸顿足,雪鬓横飞癫狂大笑道:“此役过后,我辽人成了全天下的笑柄,天下皆怪我辽东兵甲吃饷不作为,吮尽天下百姓血,可举世皆苦下,最苦何尝能过辽东雪?数百万军饷历经有司层层剥削,真正到了军户底下的又能有多少呢?势族们利用权势兼并土地,剥削地方成为巨富...万历年间高淮乱辽,竟被当朝李化龙呼为淮去则辽安,难道辽民性本刁也?数十年间势族作宰,辽东军户破产无数,为服兵役只得卖儿鬻女来换取一把刀上阵,何其哀哉!
时人有谣:‘生于辽,不如走于胡’,万历末年军民逃亡者半,天启年间,经略熊廷弼指责辽人浸染胡俗,气习相类,多有投附女真,怯弱不能尽心抗敌。可他怎就不闻究辽人四大恨缘由何来?朝廷无恤!世人唾骂辽人;官员剥削辽人;他镇援兵欺凌诟谇辽人,玷污其妻女,侵夺其饮食。战败之过,乃将帅首责,岂能尽追究于辽兵乎!噫吁嚱,辽人孤苦,何至此哉!?”最后四字几近浑身解数声吼出。
老卒泪流满面,声嘶力竭何其无奈。刘景渊胸闷气短,呼吸异常困难,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沉重感,那是时代的悲哀,良久才缓缓吐出数字。
“既如此,你如何还在此?”
三十年戎马久战之地中,能活至此,老卒何尝不是了不起?选择在此,何尝不是心冀光明?
老卒笑而不语,发丝缭乱舞间,但问清风何处来,且看旭日何时再起。是气节,是骨劲。
老卒打瞧了青年一眼。
四目无言之间,老卒投缘起兴歌一曲:“大风起兮雪飘扬,辽东参差百万户,多少铁甲携枯骨?若问军卒何所惜,七尺长躯赴国门。”
刘景渊窥视东北,只见雪絮渐断,依次坠地不再复,是雪停了。
......
待清点沙场,结论此役,明军斩敌九百一十二人,其中牛录章京两人,收获马匹四百余匹,辎重若干,自损兵勇五百余人...辽东总兵刘肇基当即上奏捷报,联附有战役全程军报一份,内容巨细靡遗。
是日,杏山大捷的军报八百里加急抵达山海关,蓟辽总督洪承畴得报大喜,执册拍纸谓之左右:“谁说我辽东无人,谁敢说我关宁铁骑无后继!?”
听风而至的高起潜面无悲喜,且人情附和了几句洪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