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55章(第3 / 4页)
冯晓灵见状有些欣喜,于是开口娓娓道来:
“从前有个女子,她出生在一个簪缨世家,自小便衣食无忧,她有疼爱的父母家人,更有一个疼爱她的兄长,后来兄长娶了一个家世高贵的嫂嫂,自此她的家族便日益鼎盛,而等她长大之后父母便为他择了一门家世相对的亲事,那郎君俊朗风流,虽是父母之命,然那女子只瞧了郎君一眼自此便上了心,她嫁了过去之后,夫妻两人蜜里调油,很是过了一段夫唱妇随同德同心的日子。只是好景不长不过两年,那女子母家因为一些事被满门皆斩,她是出嫁之女,朝廷律法罪不及出嫁女,原本她是可以逃过一劫的,只是她低估了人心,她那夫家之人和挚爱的夫君,在她母家湮灭之后,便立即显露出了本来真正的面目,他们不顾及女子腹中已有孩儿,在女子母族出事之后便立马将她送到了城外的庵堂,不只如此不过两日城外的庵堂便突然起火,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将庵堂烧成了灰烬,那家人只当女子已经化成了灰,却不曾想到那女子被庵堂中的一个小尼救了出来,原来那小尼曾经得过女子家人的恩惠。”
“只是女子虽然逃过了一劫,却已经犹如心如死灰,母族没了,夫家又不容她,原本她再一次想过投河自尽的,只是被一个路过猎户救了。后来……那女子想到了腹中已然在动的孩儿便歇下了寻死的心,之后便在猎户家安顿了下来,几个月之后女子产下一个女孩儿。在女孩儿十岁的时候女子终因精神打击与病魔的折磨中去了,留给女孩儿的便只有一个念头--报仇!”
冯晓灵的声音越来越低沉,赵承佑听着听着神情便越来越严肃,
“原来女子已经查明了当年母族之事与夫家脱离不了关系,女孩儿长大之后因缘际会之下嫁入了一个行医世家,自此之后便用尽心力利用夫家的关系在为当年外祖家之事暗地筹划,后来女孩儿又生下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出生后便又被自己的母亲重复的外祖母的意愿给她灌输复仇的念头,所以她从小便没有享受过寻常女孩儿的快乐,后来她终于长大了,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时机……”
冯晓灵说完低低的吃吃笑了起来,那笑声带了几丝心酸和苍凉,转身见赵承佑垂首看不清表情,于是她声音有些飘忽的问道:
“赵三公子听来,可是觉得这祖孙三人的人生太过可悲可笑了?”
可悲吗?可笑吗?
若不是亲身经历过举族覆灭被最亲近之人背叛这样的切肤之痛,又哪里能体会那般滔天的恨意,只是女子的后人活在复仇的执念之中,便是因果循环了。
赵承佑摇了摇头沉默的看着冯晓灵没有回话,半晌过后,就在冯晓灵原以为他不会回答她的话时,赵承佑开口道:
“冯姑娘说的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在下,你便是那个小女孩吗?”
冯晓灵苦笑,见赵承佑脸上神色清清淡淡的,于是点了点头又问道:
“赵三公子既然已经猜出来一些事,难道此时就不好奇我今日为何与你说这个故事吗?”
赵承佑终于站起身来,直直的测过身子紧拧着眉看向冯晓灵问道:“冯姑娘的故事固然让人心生同情,只是与在下并无什么关系,那么在下该好奇吗?”
冯晓灵见状跟着亦站起身来,她已经收起了方才有些外放的情绪,面上神情肃穆的紧紧盯着赵承佑的双眸说道:
“赵三公子,其实或者我应该唤你一声表弟!现在你还觉得与你无关吗?”
赵承佑心中咯噔一声面上却神色无波,他直直的回看着像是不想错过他脸上一丝一毫神情变化直直盯着他看的冯晓灵,突然嗤的笑了一声道:
“冯姑娘知道些什么?”
赵承佑心里丝毫没有觉得冯晓灵在与他开玩笑,她今日光天化日之下在荣惠大长公主府中这般明目张胆的与他说这些事,那便说明她所说之事不需要遮掩,此事荣惠大长公主是知晓的,更或者说今日之事是荣惠大长公主授意的,不然为何他前脚刚走,冯晓灵一个公主府的女官后脚便跟随而至,言行中丝毫没有遮掩的形态。若是她是奉荣惠大长公主之意那么这些便可以解释的通了。
冯晓灵见他面上异常冷静丝毫没有被她所说的话震惊道,于是心里微微叹了叹,外面传言果然不错,赵三公子确实是个审慎之人。
于是她斟酌的开口说道:“你……便从来没有想过你根本不是赵家之后吗?当年祁家灭族,舅祖一枝为嫡枝长房,原本该是死绝了的,只是因着舅祖母……也就是荣惠大长公主之故,舅祖身边有一怀有身孕的通房逃脱了,那人便是你的亲身祖母,你父亲便是舅祖留下的唯一血脉!”
她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在赵承佑的脑海中照亮了许多原先令他疑惑的迷雾,比如祖父一直以来对于三房,对于父亲赵志礼,对于他的态度总是让人感到迷惑不解,若是他们根本不是赵家血脉,那么很多事情便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