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7章(第3 / 4页)
他自幼博览群书自命天高,年轻之时更是一路扶摇直上蟾宫折桂,而后官场沉浮数十载幡然醒悟后挂印离去,转身立院教书育人几十载,形形色色的人不知见过多少,弟子大大小小也收过好几个,可谁也没有他这个最小的弟子赵承佑来的得他的心意!
自古少而聪慧之人并不在少数,然而生性聪慧却心性坚韧沉稳如成年之人却少之又少。心稹子暗道若是耗尽心力到了最后培育出来一个仲永之郎,那还不如一开始便不要沾手。
虽然这一场师徒缘分来的有些阴差阳错,但是丝毫不影响心稹子内心洋洋得意。
原先赵承佑通过清溪书院的考核之后,便有一位夫子看中了他想收他为徒,只是当时因为考试过程中出了一件小插曲,书院临时决定增加一场复试,而作为院长的辛稹子也不过是临时起意过来巡视,谁知在几位夫子阅卷之时,辛稹子刚好走了过来,于是便顺手拿过来一看,谁知这一眼下去,这位大儒便开始一边看着赵承佑写的那篇文章一边激动的拍着书案,神情激动的大喊:
“此子乃大才!此子乃大才啊!”
辛稹子这一番激动的动作立马引得边上的几位夫子连忙拿过赵承佑的卷子看了起来,半晌过后便见几人心有戚戚焉的相视点头叹道:
“言之有物,行之有方,此子日后恐绝非池中之物!”
“真没想到我等有生之年还能教到这样一位学子,可喜可叹啊!”
只是还没有等到诸位夫子行动,一个重磅消息便从清溪书院中传开,清溪书院院长当世大儒辛稹子继收授上一个弟子十年之后又一次收了一个关门弟子,还是一个初初入学一文不名的学子!
这个消息让整座清溪书院上至夫子下至学子之间引起了巨大的沸腾猜疑。并让那位没有来不及出手的夫子暗自垂首痛惜了好几日,之后缓神过来却也不得不承认辛稹子比他更适合!也有那学子不忿的嫉妒的还曾放言赵承佑是走了后门才能入得辛大儒的门下。不过自始至终作为当事人的赵承佑都没有出面解释什么,反而认真恭敬的跟在辛稹子的身后勤勤恳恳的开始了学习之路,这让有心暗地里观察考核他的辛稹子暗暗的点头表示出了满意的神色。
少年之人因自身才气而自负自命清高的不在少数,而他这个徒弟却不在此列,自古能成大才者,心性必是坚韧之人,知人的同时尚能有自知之明,这才是他看中他的地方。
辛稹子看着爱徒赵承佑温声的嘱咐告诫道:“明年便要下场,这段时日便安下心来温习温习书本,虽说你天资聪颖,然却万不可心中有骄矜之气。”
赵承佑躬身行礼应道:“弟子谨记!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教导。”
辛稹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若是为师不在,你若有事便可去寻你二师兄。”
辛稹子口中的二师兄是指那位在翰林院任职的章俊名,赵承佑知晓辛稹子在他之前也收过四名弟子,除却一个被除名的,一个常年远游行踪不定的,便剩下两位,但如今在京中的便只有这位二师兄。
赵承佑与几位师兄年龄相差甚大,有无阅历交互,别人都已为官数载,而他还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儿,虽互为师兄弟,实则更像父子相差,哪里来的共同语言,是以他们平日里走的并不是十分亲近。不过既然师傅辛稹子开口,赵承佑还是恭敬的接下:
“是,老师。”
师徒二人说了一些话之后,赵承佑便起身告辞了。
平安背着赵承佑的书箱,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的走着,两人前脚走出辛家大门不过几十丈,便迎头撞来一匹疾驰而来的骏马。平安放下书箱便想出手,谁知被赵承佑抬手拦下了。
一阵马儿的嘶鸣声响起,最终马儿急刹停在了他们二人面前,赵承佑抬头便望见一个妙龄粉衣女子手持马鞭端坐在马背之上,此时她一双杏眼儿盛满怒气瞪的溜圆,粉色的樱唇翘的老高,正满面怒气喷张的看着他。
赵承佑有些疑惑的看着她,脑中巡想了半晌依然没有搜寻出任何有关于她的印象,他很肯定他从来没见过她,于是他面上便带着有些莫名其妙的表情,一个陌生人何以对他来的这么大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