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人品(第3 / 3页)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朝天子一朝臣,郑小林接手了澧河,他的第一把火大概率肯定是要烧在人事任命上面。
要知道本来秦吉春最近就是调整各乡镇干部的,只是因为突然生病这个计划没有落地,郑小林上任之后县委办主任周光华把相关名单都给了他。
但是郑小林当这事儿没有发生,直接把名单压在了手中引而不发,很显然,郑小林是不可能轻易签字同意的!
现在澧河是他郑小林担任书记,他怎么可能全部用秦吉春留下来的老班底?在很多关键人选上,他肯定是要发力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县里最近有一股躁动,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奔波奔走,希望能够把握到这一次郑小林烧第一把火的机会。
比如澧河县人大主|席陈松,陈松以前是组织部出来的干部,那个时候组织部部长是曹成刚,陈松干办公室主任。
应该说在服务曹成刚上面,陈松可以说是相当到位的,曹成刚这个人其他的都好,就是花钱上面有时候大手大脚!
而陈松担任这个办公室主任期间,基本上隔半个月就会主动跟曹成刚提:
“部长,最近是不是又要安排经费了?”
曹成刚一般回答的比较隐晦,因为毕竟牵扯到公家的钱,有些事情曹成刚也不完全都是为了公事花钱,所以他也不好明着说怎么滴。
而陈松揣摩领导的意图,基本上都把曹成刚安排得满意!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松当初是最被看好的乡镇镇长的人选,或者是街道办主任的人选。
曹成刚甚至私底下还跟他开过玩笑,说陈松现在别人叫你陈主任,估计一个月之后别人就要改口叫陈镇长了!
陈松听到老板这种玩笑,心里喜滋滋,觉得这事儿怎么也板上钉钉了!
然而万万没有料到,最后县里干部调整时候,陈松只得到一个人大主|席的位子,乡镇四个正科级,书记,乡镇长,另外人大主|席和政协联络员。
表面上人大主|席好像能排在第三,实际上乡镇里面基本上都是书记乡长说了算,人大主|席是个非常尴尬的位子,基本上和其他的班子成员没有多大的差别。
陈松心里郁闷啊,气得吐血,刚开始他觉得肯定是县里主要领导对他有看法,所以对此他深刻反思,然后主动又去找关系想弥补一下。
然而通过九转八弯的了解,陈松得到的消息却非常意外,原来是曹成刚为了自己上副书记,他一门心思都把精力放到跑市里关系去了,陈松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给当时的主要领导汇报。
组织部长如果能在关键的时候给陈松说句话,这事儿就定了,但是曹成刚偏偏就没有说这句话。
得到这个结果,陈松更是吐血,他想着自己给曹成刚那么认真服务,结果曹成刚胸脯拍得震天响,但是在关键时候他妈的竟然把他的事儿给忘记了。
陈松觉得曹成刚这个人真尼玛是人品有问题,不顾下面人的前途,只顾自己往上爬,这种人在官场上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