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压力大(第3 / 3页)
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肯定是不均衡的,下面偏远县里的发展从来就不是最重点,因为人口聚中,资源集中成了现在发展的主流趋势。
我们经常讲城镇化,其实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让农民变成市民,要让农民发现锄头,放下农活进城。
所以现在很多人的政绩观就在城市建设上面,大兴土木,大建城市,鼓励乡下的老百姓进城买房,然后把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都集中到城市,从而目标是实现人口的大迁徙。
应该说城镇化的思路是对的,因为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类文明要进步,我们国家要富强要强大,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农民的人口肯定不需要太多,城镇化率肯定要大幅提高。
但是这个提高不是大干快上搞上去的,而是有自己规律的,应该说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之后,我们的城镇化率已经上来了,如果再一味的追求这个数据,忽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导致的问题,那肯定会有后遗症的。
我们经常讲现在爆发的很多问题不是因为我们发展得太慢了,而是因为我们发展得太快。
我们的发展速度太快,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经济有自己的规律,并不是发展得越来越好!
现在城镇化的速度过快,导致房地产过度开发,老百姓已经没有购买力了,再这样的情况下,转变发展思路在未来是必然的。
依托房地产来搞发展这一条肯定已经变得不可持续了,在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转变思路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刘开进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非常支持秦吉春,准备在澧河县搞开发区,重新走出一条路来。
但是很显然刘开进的思路,秦吉春的思路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尤其是正在搞发展的这一群既得利益群体。
陈翔就是既得利益群体之一,他就是靠搞城市建设搞到了今天的地位,而且马上还要提拔担任市委常委,他是坚定的认为目前的这个模式还远远的没有搞到尽头。
唐俊看到这种情形,不由得想到了曾经有人跟他讲过的一句话,那就是到了比较高一级的领导,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少是个人意气之争了。
他们之间的分歧和斗争,都是政见的斗争,比如武德市搞发展究竟应该怎么搞,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搞,这是目前刘开进和其他主要领导明显不契合的地方,这个不契合其实就是矛盾。
从广田回来的路上,刘开进的心情明显不好,他感觉自己身上像是有一种莫名的压力!
他想到自己来武德市也差不多一年多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建树,不仅没有建树,反而备受武德本地干部的各种排挤,这是他最是感到难受的地方。
他刘开进是有抱负有想法的干部,他刚刚从省里下放的时候,内心是踌躇满志的!
但是一年多过去了,没有什么东西拿出来,他心里能不急,压力能不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