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回 沙漠道(第3 / 3页)
二、静
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
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静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细细品味生活。而慢是静的前提。
静能克服人身上的烦躁、焦躁、急躁。一个“静”的人与一个“躁”的人在一起,必然处处占优,占上风。静,让人们更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
三、慢
《道德经》中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以动之徐生?”这两句话一静一动,出现了两个徐,徐就是慢。这包含了太上老君“慢”的智慧。
动之徐生,也是人们作人做事的法则。
道家要人做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
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徐生”是针对普通一般人而言,尤其这个时代,更为需要。
在世间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天天分秒必争,忙忙碌碌,事事穷紧张,不知是为了什么,在拼命玩命,这与“动之徐生”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大道柔、静、慢,我见这沙漠暗合大道,着实怪哉。父亲说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只是早已不是初见的山水,而是返朴归真的心境。现在我看着沙漠就发现了他暗合大道,眼中的沙漠已经发生了变化,看来我领略到了第二重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
黄金策想到此处,便停下沉甸甸的脚步,一屁股坐到炽热的沙漠上,尽管屁股受炙难受,但他依旧双眼微闭,打起坐来。
大道无处不在,只要有心向道,又何处不是修行呢?
“既来之则安之,无明妄动实不该,若融了这沙漠道,岂不是变废为宝?”黄金策想着,便心无旁骛起来。
身与自然合,心与大道合,身心即契,大道还会远吗?
黄金策不是天才,不过他肯努力,所以很多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天才。
天才是什么?是汗水加勤奋,如果不是太笨,便是天才!
枯坐无味,心有清凉,人定禅心,万物自宁。
寂寞是道,杀伐是道,清心是道,无妄是道。
大道唯心,人与天地合,无我无他,一切皆仁,唯存一念。
黄金策端坐而无妄,身心俱合,陡然浑体玄妙,气韵宛若天成,似有无形之能加持,身心顺畅无碍,百骸皆通玄入妙,此乃得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