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至尊曲 > 第四百一十三回 无心之失

第四百一十三回 无心之失(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依府子孙遵从遗命,便把中庭绣花楼辟为“狐仙阁”并塑了神像。

    人之所以可以学仙、成仙,乃是招摄“先天一气”的缘故。

    然而怎样才能得到“先天一气”呢?

    丹书讲“归根复命”、“穷取生身受气初”,又讲“失从人失,复从人求”,总而言之一句话“顺则凡,逆为仙”。

    要想招摄先天,必须知道人是怎样盗取“先天一气”的,人又是怎样失去“先天一气”而死亡的。

    人是怎样而来的?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也就是说,人的形成言之,乃父精母血、阴阳二气交媾之时产生一股吸力,将万物所共有之本体--先天一气吸入其中。

    于是,父精母血、阴阳二气加上先天一气混作一团,母体遂怀胎而有人。

    华夏丹道学认为:人是一小天地,天地宇宙是一大人。

    以此而论,人这小天地也如天地产生万物一般,其气清者上升为神,其气浊者下降成形为体,清浊参半者周流为气。

    “阴阳既判,三才遂分”,“三体重生万物昌”,三才互化,遂形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等,火候既足,遂脱胎而生。出生之后,因先天尚足,如植之有根,通过口鼻毛孔等夺取天地万物之气而强壮长养后天色身,故“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

    人是怎样而死的?

    人身体一旦成形,其中已含死机。

    因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以至眼耳鼻口意及七情六欲,原是先天元阳与父母的后天阴阳所化生,一旦成形,遂各呈其性,向其秉性发展,眼呈其观看之性使肝气外漏,耳呈其闻声之性使肾精外漏,鼻呈其嗅觉之性使肺气外漏,意呈其识想之性使心气外漏等,未能浑然一体,相生相化,使人有限的先天元阳日趋愈下,全沦为后天,逐渐被各器官组织消耗殆尽,遂死无救了。

    “顺则凡,逆为仙”,人们已知顺凡生死之理,若欲招摄先天,只须做到“逆而用之”即可:

    一、生人之道顺而行之,乃神气分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等遂各呈其性,使先天元阳欲趋愈下,沦为后天;仙道逆而用之,使全身神气打成一片,混做一团,令后天趋向先天元阳,所谓“归根复命”者是。

    故丹经反复强调“神气合一,守中抱一,动静自然”。

    二、生人之道乃父精母血形质之交,仙道逆而用之,用气不用质,借人身先天元阳“以真引真”,招摄同类之物,使之两者真气相交,阴阳交感(与生人之理无二),方可招摄得先天一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