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至尊曲 > 第三百八十一回 斗孤道

第三百八十一回 斗孤道(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独是道体的状态,孤独正是通往道的路和入道的法门。

    那个有道根的人都有的气质,也正是孤独。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会觉得孤独,是否都是有道根呢?

    须知孤独有先天和后天,先天即本性孤独,后天即境遇造成的孤独,先天的孤独才是道根,后天的孤独则是道机——入道的枢机,是可以藉此入道的机缘。

    又有人会说,人有内向有外向,内向的人更容易孤独,外向的人更喜欢热闹,说孤独是道根,这不是把外向的人一棒子全都打死了吗?

    也须知孤独关乎的是心性,是内心的状态和感受,而不在外在表现上。

    就像有些内向的人并不喜欢和愿意安于孤独,有些外向的人看上去很活泼开朗,做人做事都很亲切得体,但你就是能感觉到一种疏离感。

    孤独确实是内向的,但所谓内向,是以内为向,不在性格之类。

    有智慧或智慧潜质的人,一般都有着这样一种内向性,这样一种疏离感。

    佛家讲内求,这内求其实正是一种回到孤独状态的方式,由自己的孤而通达天地的独。

    总结起来,更准确地说,既有着这种孤独之性,又能够安住于这种孤独中,才是真正的道根。

    对于悟道和修道,很多人都觉得玄之又玄、不可捉摸,孤独则正是那个最简单、最朴素的入口。

    孤独之性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的,差别只在显现得多少、开发得深浅。

    孤独感与觉性同在,就像人们往往在孤独的时候,才最能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观察自己、他人和世间,才能对种种的虚妄和不可靠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正是来自与道体的相契。

    如前面所说,虽然这时人们生起的感受也许并不是好的,往往伴随着惶恐、哀伤、失望等情绪,这也并不是孤独有什么问题,而只是孤独得还不够深、不够透,潜意识里还有潜藏的不甘、欲求等成分。

    在不断接受中走下去就是了。有些人则是天生喜欢和享受孤独的,这种人往往也都是上根。

    用心感受和呵护住这点孤独感,便是修道。

    人生中种种因为环境和遭遇带来的孤独,也都是修道的助缘和天道的加持。

    从孤独切入,往孤独的深处钻去,到了最深的地方,就是古圣所说的那个究竟之“独”。

    这个独,还有另一个称呼,叫“自、在”。(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