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回 斗孤道(第3 / 4页)
对于别人,就成了曲高所以和寡、卓立故而不群,自然形成一种抽离。这就是因为自在,所以不在。
大群不群里,又是道门式的相反相成,“大…不…”是太上老君的经典句式,所以他在这段话里才专门提出一个“大”字来与“道”并列。
他的寂寥孤寂和踽踽独行,都是来自这里。
就算是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只要是同类,也必定是在这条路上。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则让人想到太上老君是如飞龙一般的人物,他的思想太深邃了。
太上老君这样的人,的确像一条龙一样盘旋在九天云雾之中,首尾不知何处,世人见到的不过一鳞半爪。
他是论道者、得道者,也是道在人的一种象征。
这种人的宿命又是怎样的呢?故南华真人说到这样的人交朋友的条件,一个是“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一个是“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穷终”,然后才能“相与为友”。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真龙之主”,世间却又有几个呢?
而即使遇到了做了朋友,也不过是无相与、无相为的没有交往一样,一个“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也就够了,哪里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过是真人之交虚如风。
说白了,抵达了这个境界的人,是不需要朋友的。
还在路上的同道,则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这么看来,无论在大道还是在世俗,孤独,都是这类人的宿命。
王侯所以自称“孤”和“寡人”,命理中的华盖星所以既是僧道星又是孤寡星。
太上老君虽然将天地万物最深处的那个物字之曰道、名之曰大,其实核心还是在那个“独”字,是这个独贯通了前后所有的一切。
那整段话,也明显氤氲着一种孤绝之气。
而寂寞、孤独之谓,回到它们的本义,寂寞本是描述道境的,寂寞是寂和寞,寂即寂静,寞即旷远。
孤独本是描述道体的,正如太上老君所说的“独立不改”。
孤独的人多,悟道的人少,那是因为孤独得还不够,孤独得还太浅。
当人与孤独完全融为一体时,便是得道之时,所有对孤独的不适和排斥,都是因为和孤独还隔着一层、还有对峙。
与孤独对峙的一方,往往是自我的**涌动和对外境的虚妄驰求,能够站在这些悖道之事的反面,本身就已能说明孤独的真相和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