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醉枕香江 > 第231章 父子反目,兄弟阋墙

第231章 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罗潍作品大多跟风,其电影才华或许有限,但眼光确实一流。

     成龙虽然不是在罗潍手上被捧红的,但总归是罗潍最先发掘了他。只可惜罗潍空有慧眼而不懂雕琢,在吴思远、袁和平捧红了成龙之后,罗潍又不懂得安抚,每部戏依旧只给成龙几万块,长此以往,成龙对他的感激之心也就变成了不满的怨忿,最终转投嘉禾。

     成龙在嘉禾的扶持下,成了亚洲功夫巨星,在功夫喜剧渐渐失去市场后,又凭借【警察故事】转型成功,接连推出的【红番区】更是在北美闯出了名堂,罗潍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重燃斗志,决心要寻找捧出一个能够和成龙分庭抗礼的功夫明星。

     李连杰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罗潍的视线。

     早在80年代初,李连杰就已经凭借一部【少林寺】红遍华人世界,但他此后的电影道路并不顺利,随后拍的几部电影都不成功,还与香港制片方闹得很不愉快。到来80年代中期,少林小子的形象在银幕上不再吃香,李连杰的影坛事业陷入低谷,不得不远走美国教拳为生。

     但毕竟是人的名树的影,罗潍认定李连杰可堪早就,便亲自跑到美国,诚意邀请李连杰出山。

     罗潍毕竟是捧红过李小龙,发掘过成龙的大导演,如此放下身段邀请李连杰,让李连杰大为感动。几番商议,罗潍拿出了一个名为【龙在天涯】的时装动作片剧本,这部影片基本就是模仿【红番区】的套路,李连杰终于答应为罗潍开戏。

     徐克差不多是与罗潍一起去找李连杰,但【黄飞鸿】的题材属于那种大胆创新的类型,而且又是没落了的古装武侠,为求稳妥,李连杰最终还是选择了【龙在天涯】。

     可惜这部【龙在天涯】与当时的港产时装动作片没有太大区别,罗潍的拍摄手法和故事架构都还停留在70年代的水平,观众们自然不买账,香港票房只有300多万,上映不到半月就嘉谊院线撤下,而罗潍寄予厚望的北美市场,根本就没有电影发行商对这部影片感兴趣。

     李连杰的电影事业并没有因为这部影片有任何改善,他能否胜任现代动作片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10年前不懂雕琢成龙,10年后面对李连杰,罗潍依旧无能为力。本来计划中拍完【龙在天涯】,还要在接着拍一部【龙行天下】,可【龙在天涯】的惨淡票房直接击碎了罗潍的信心,他对李连杰也不再抱什么希望了。

     罗潍与李连杰的关系转冷,另一边却是罗潍的儿子罗大伟和李连杰关系迅速升温。罗大伟和李连杰是在片场认识的,罗大伟认定李连杰前途不可限量,一意和李连杰交好。李连杰因为【龙在天涯】受挫,罗大伟不仅没有离他而去,反而积极地鼓励他振作起来,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比朋友关系还要亲密的好兄弟。

     就在这个时候,差点李连杰就做了主角的那部【黄飞鸿】在香港上映,票房大热,还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部影片被很多人视为武侠电影复苏的标识,香港马上掀起了一股抢拍清装功夫片的潮流。

     拍这类型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演员,但这种适合拍古装的功夫演员可不好找。

     因饰演新版“黄飞鸿”一举成名的赵文卓一下子身价飙升,关键是有钱也难请到他拍戏。

     赵文卓如今已经成了袁家班的招牌,又和徐克的电影工作室提前签了三部“黄飞鸿”电影的片约,最近又被林宥伦监制的一部新片借走,影片要远赴大陆取景拍摄。

     其他电影公司请不到赵文卓,只能将目光转到可以替代赵文卓的演员身上,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李连杰。特别是有小道消息传出,当初徐克心中【黄飞鸿】的第一人选是李连杰之后,对李连杰感兴趣的人越发多了起来。

     功夫片热潮再起,作为跟风大师的罗潍岂能落后?他马上去找李连杰,商议要拍摄一部清装功夫片,结果却差点让他吐血。

     儿子罗大伟摇身一变成了李连杰的经纪人,而李连杰马上就开拍新戏,投资方居然是老对头的嘉禾公司。

     原来嘉禾看古装功夫片这么有市场,也想要加入其中分一杯羹,赵文卓那里因为林宥伦的关系,嘉禾不好撬墙脚,自然就把主意打到了李连杰身上。

     罗大伟的母亲刘良华是嘉禾高层,兼任嘉禾大佬邹文怀的红颜知己,她找到儿子罗大伟,母子二人合作挖起了罗潍的墙角。

     刘良华、罗大伟母子二人对李连杰展开轮番劝说,一个“动之以利”,一个“晓之以情”,最后李连杰抹不开脸面,又被嘉禾开出的条件打动,与他称兄道弟的罗大伟签下了十年的经纪合约,同时也与嘉禾签下了两年拍四部戏的合约。

     罗潍再一次成了冤大头,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这出父子反目的闹剧才刚刚收场,大家都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了,随想紧接着,罗大伟和李连杰这对好兄弟突然间反目成仇,让事情又起波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