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小说 >菩珠 > 第137章

第137章(第1 / 8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玄度攻东都, 城池将要陷落之际,守军丧心病狂,竟以民众为质, 负隅顽抗。

        面对被逼上城头凄惨求饶的城中男女老幼, 李玄度命撤兵, 暂时围而不攻。

        局面便如此僵持了半个月,就在韩荣昌等将领气得骂娘之时, 数日前, 李玄度忽然下了一道新的命令, 命将士从东都南城门一带撤兵,撤得干干净净, 不留一人一马, 只剩东、西、北三面的围军。

        这道命令, 起初令众人很是不解。

        李玄度解释说,城内守军到了以民众为质的地步, 可见已是黔驴技穷, 信心全无,离崩溃只差最后一步。围城开一面,士兵起初必疑, 认为是陷阱,轻易不敢动,但假以时日,便会生出侥幸之念, 认为或有机会出逃。只要有一人带头,身边人必跟风, 到时不必攻城,也无需伤及民众, 叛军内部便会分崩离析,城不攻而破。

        他的这个判断,很快便得到了证实。

        不过三日之后,东都南城门的附近便出了一个乱子。

        七八名士兵不想再被困下去,和守南城门的人暗中勾连,相约半夜出逃,开城门时被上司觉察,最后逃出来一人,其余被拿,当场斩首,以儆效尤。

        这个逃出来的士兵投奔李玄度,跪在辕门外乞收留,李玄度赦他无罪,韩荣昌选派一队嗓门大的,带着,每日早晚绕东都城门游走喊话。城内士兵本就无心再战,见逃过去的被秦王赦免无罪,那南城门外又毫无阻挡,军心自然愈发动摇,便是杀头也压不下出逃之风。

        短短数日之内,竟又连着发生了数起私逃之事,虽规模不大,最多的一次,也不过上百人,都被迅速扑灭,人也杀了,但势头却丝毫不减。刘国舅胆战心惊,命亲信带着兵马日夜把守南城门,以禁绝祸患。

        城内暗波涌动,城外朝廷军的大营里,官兵气氛轻松。韩荣昌等将领对李玄度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照这个趋势,用不了多久,东都必不攻自破。

        形势在照着自己的设想走,入关作战也有半年了,按说此刻,李玄度应当与部下一样,可以放松些了。

        但他却不敢松懈,尤其最近这些日,南城门一带,风波越是不断,他便越是感到心神不宁,总觉得哪里不对,但一时却又想不出来。直到这一夜,他收到了端王自京都给他发来的一封八百里加急信报。

        信报说,李承煜当日做了俘虏后,并未被杀,并且,一队忠诚于他的手下趁着沈旸败退混乱之机,将他救出,护送到了皇陵。他以火烧奉安殿为挟,要王妃前去见他。端王不得已派人传信到河西去告知王妃,同时也将消息送到了他这里。

        李玄度眉头紧皱,目光阴沉,伫立了片刻,此前那片始终在他脑海中萦绕但却拨不开的云雾忽然消失了。

        他明白了,到底哪里不对!

        东都城内,局面恶劣至此地步,守军随时可能自乱,作为东都朝廷的实际掌权者,沈旸这些日竟毫无动静。

        每日,除了城头那堆叠着的人质和布满了的守卫,他无任何别的消息。

        如此平静,平静得近乎认命,这不像是他会做的事。

        还有李承煜,他虽无能,但以他的身份,既作了囚徒,哪怕沈旸是在败退途中,以他的心思,又怎可能让人救走?

        何况,李承煜现身要她过去见面的地方,又是皇陵。

        太祖当年修筑皇陵的那片深山古原,若遇特殊之事,亦可化为军事要塞,进退有路。

        换个说法,那里可以利用地势坚守,亦可利用地势逃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