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梅花篆字(第2 / 5页)
朱砂色红皮是籽料中最好的皮质,红皮是很稀少的,而且一般有的都是天价。此玉的皮色与白肉过度得特别顺畅,没有一丝多余,再看看朱砂色皮的部分,感觉便如一气呵成,一切是这般随意自然。
刹那间,程都忘了咽下口中的蟹肉,直勾勾的盯着那三块和田玉大籽料。
谢迁将一切尽数收于眼中,他家节俭的程,为了给他亲手雕刻平安怀古,可是废了不少好料子,这会儿,瞧着那油如脂、润如“酥”、细如绸、白如肪、糯如糕的顶级好籽料,怎能不动心。
刘敷半开半合的眸子闪过一道精光,抚须笑道“解元郎谢迁来做一首吧,不拘着写什么!”
既然程喜欢这彩头,谢迁自是满心的应允。
但见谢迁平平站起身来,向着众人作了一礼,淡淡道“是大人,学生便献丑了。”
离席时,谢迁一面迈着稳健的步伐,一面环顾众人,对着程投来灼灼的目光微微颔首。
于此同时,宁良对左右低声吩咐了一声,当下一名官吏端着文房四宝,两名小厮抬着案子,走到谢迁身旁。
此意很明显,要考校谢迁台阁体以外的书法。
谢迁站定后,略加思索,提笔入墨,随手写道“风吹细浪碧粼粼,水面微寒透葛巾。
何处更寻三岛路?此心顿洗十年尘。
不嫌鹭宿移莲近,为爱鱼肥唤草频。
兴到一樽成独酌,待邀明月作嘉宾。”
笔落宠溺的对着程嘴角向上勾起,随后,一双冷眸微微略过谢。
感受到谢迁散发出的威压,谢紧紧握着手中的酒觞,额上的青筋一挑一挑的。他厌恶到了极致,谢迁用那种瞧蝼蚁一般的眸色看自己,仿若他谢在谢迁心中根本不值一提,便如蝼蚁那般卑微。
众人听后,皆是神色亢奋,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
口中重复道“好,好,好!这才是读书人的风骨,唯有空中明月才能作为自己的客人,落想布局,各不相同,合起来看,又有珠联璧合之妙。”
此诗无视官场的那场是是非非,隐忍着锐气,对于一切纷纷扰扰不贬不褒,既没有得罪之前逼迫谢迁作诗的官员,也没有计较谢、谢通二人为拔得头筹,抢了解元郎的风光,仅凭小池里的肥鱼,便显露了自己的因地起意,借景抒情。
这才是读书人的傲骨,是啊!台上莴嫩娘的娇媚算什么,再美的美人,百年后也不过红粉骷髅,回归田园那才是读书人的风骨。
刘敷亦是欣赏的点点头,全诗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听了这诗,紧接着宁良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卷,且非常的清晰,自然而然的浮现出,其诗描绘的场景。婉而直,浅而深,棉里藏针,却又不觉露锋芒,其功底之深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