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黜龙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万乘行(14)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万乘行(14)(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周公子,外加另一个只晓得复姓夏侯的头领……一众领兵大将聚在一起,不说是名师大将吧,也算的上是一众英豪了,却只对着一张纸比比划,然后下令将捕获的黄氏子弟捆缚四肢,挨个拎到高台上进行论罪。

而且论罪的时候,黄氏昔日协助河间大营与本地官府数次参与围剿、扫荡之事,外加昨夜部分零散抵抗的罪过,居然只算在了黄氏主事领军的那七八人身上,并未加之于其余黄氏族人。

故此,在斩杀了这七八人后,现场的所谓审判便陷入到了尴尬之中,因为根本没有本地居民敢按照黜龙帮公布的罪状做指认。对这些居民而言,黄氏

似乎才代表了秩序和统治,代表了法律,反而是这些夹杂了许多东境口音的义军才是毁掉了他们乱世中保护壳的贼人。

然而,即便是苏靖方都知道,这些姓黄的其他子弟,十之八九哪里还是不符合黜龙帮「法度」的,只是现在的老百姓不敢说不愿说罢了,所以也不可能真放了。

于是,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刚刚打仗时还算利索的黜龙帮贼人们近乎笨拙的结束了所谓审判,驱赶走了一些黄氏老弱妇孺,却又将许多「无罪」的壮年黄氏子弟给不尴不尬的关押了起来。

显然,审判成为了一场闹剧,弄得原本一副赳赳姿态的单大郎都明显有些尴尬。

但很快,接下来战利品的分配,为黜龙帮赚回了一切。

尽管依然笨拙,而且中间还有许多必不可少的藏私、抵赖,以及分配时对战利品判断与划分上的疏漏,可即便是需要行刑以正军法也要维持的这种一决于目前的战利品分配,还是极大的震撼了所有人……高台上,黄氏族人的血跟黜龙军军士的血混合在一起,于冬日雪地中绽放出了巨大的赤色花朵,而数不清的铜钱、粮食、日常杂货、金银布帛,复又压在了这红白之色上,堆积如山。

坞堡里的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在坞堡里。

想想就知道了,大魏朝廷在的时候,以那位先帝和当今圣人的脾气,怎么可能允许治下全是坞堡而且真当吸取前唐南渡教训,连续数朝塑造成的均田制是假的吗

大部分的圩寨都是刚刚立起来的……换言之,里面的老百姓都还是」有点见识」的。

而这次也是更加长见识了。

赏罚分明、赏罚公正,自古以来便是成事的根本……这事处理的再不尽如人意,难道不比刚刚抢了隔壁长河的官军强?

那波官军好像就是被这波东境来的义军打败的。

另一边,即便是苏靖方也保持了严肃,因为他也意识到了,或许黜龙帮干这事本身只是为了继续拉拢他们的所谓人心,但此举也绝对会大大强化部队的纪律性,继而提升起战斗力的。

能做到这个地步的所谓义军,绝对是有一套的。

黜龙帮盛名之下并不是一个满是规矩和言语的空壳子。

黄氏坞堡的处置并不尽善尽美,甚至有些磕穆,它的后续处置也注定是一笔烂账,不敢,那个姓夏侯的头领率领一整个营留在此地,似乎准备常驻,这些俨然要归他头疼单通海部似乎也准备接应后续辅兵运转其中的粮食、财货,并监视平原郡的官军动向当此时机,本来已经没人管束的苏靖方反而对一些人以及一些事感了兴趣,便干脆同窦小娘的父亲一起,先带着一批粮食,昂首阔步一起往般县而来。

而此时,王雄诞也已经带着人提前走了,没了这位至亲兄弟般的义军头领沿途斗法,苏靖方倒是稍微舒坦了不少。

不过,也不是一路顺畅。

主要还是积雪,因为此时之前的积雪已经开始结冰,路上运输物资非常辛苦,唯独这种路程不过四五十里,两日路程罢了,到了第三日,前面道路便陡然一净,而且到处都是黜龙帮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