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四十八章 在小小的基地里面挖呀挖呀挖,埋大大的种子去偷别人的家!

第五百四十八章 在小小的基地里面挖呀挖呀挖,埋大大的种子去偷别人的家!(第7 / 1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近代物理学界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呈现递进态的,版本不停在优化更新。

首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小牛的绝对时空观。

接着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和不确定性。

第三阶段便是眼下这个时期。

也就是决定论框架中的随机性研究,引出了

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最早被提出于1963年,距离现在还有一些时间。

当时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气象模型,用来模拟气象情况。

这个模型一共用了12个参数,用以表征基本的气象特征,诸如气压、温度等等,比叶笃正此时用到的20个参数简易很多。

在一次的模拟过程中。

洛伦茨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决定重新运行一下这个程序的一部分。

不过为了节约时间。

他并没有从头运行这个模型,而是从运行中段的某一时刻作为初始点来运行。

熟知数值运算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程序不变,初始点又是来自上一次运行结果。

那么理论上不管再运行多少次,最终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但是这一次却不同。

当时洛伦茨的二次运行结果和上次大相径庭,偏离得毫无规律。

就好像这个结果是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程序一般。

最早经过仔细的核查,洛伦茨发现他把一个数据在抄写过程中简化了两个小数点。

就是这么一丢丢偏差,导致了运行结果的截然不同。

最终洛伦茨在63年提出了赫赫有名的混沌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蝴蝶效应的那句话: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当然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