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谋定(第3 / 4页)
苏小明想着的是,引进技术建立一个精深加工的厂子,拓展这一系列的产品开发。
不过,眼下的资金要支持这个设想,还真是不容易。
虽然三号区在苏小明的引导下,转换了掘进方向,开采出了一个富矿区。
现在日出产原矿多则十几吨,少则五六吨,已经连续生产了二十多天了。
这就很亮眼了,苏小明带来的,可是滚滚而来的财富啊!
按原来的安全员,现在的生产部主管小陈,陈富安的说法,小老板就是矿里的福星。
神目之下,矿脉尽显,无处藏身。
这种极度夸张的说法一夜间传遍了竹洞矿。
苏爸听到这种说法,也是与有荣焉,连连称是。
不过,就算加上其它矿区的出产,每月出产的的原矿,也就不到二十吨。
以现在又上涨到了每吨一万五的价格,每年的产值也就千多万。
可是除开上缴的承包费,以及各种生产成本,每年的纯利润也就不到百万。
苏爸都暗暗心惊了,这还没算上设备更新的大笔支出呢!
现在再考虑精炼厂的建设,研发资金,那就更是一个无底洞一般的坑。
不过,必须的投入,苏爸也是立场很坚定的。
那就是,除开正常经营的成本及上缴,利润就一定要保证投入到后续的研发上去。
其实,苏小明对未来的前景,还是很有信心的。
后面十几年,原矿的价位能飞速上升到一百多元每公斤,并且持续多年。
现在,能够抵押贷款,完成先期的技术投入,后面的发展就大有可为。
否则守着卖原矿,等上几年有色金属大涨的行情,抱着大堆的现金,就要断了未来的路。
这不是显得苏某人目光短浅,就盯着眼眉下这点事吗?
苏爸对贷款这事,一向是心怀警惕的。
其实,有种说法,你贷了百十万,你怕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