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南刘北吕(第2 / 3页)
待到坐定了之后,吕松局促的表情也很快就消散了。这点局促或许是因为第一次求人,向来以魔都人自诩的吕松不免有些不习惯而已。
“大强哥,你知道的,我家里就那么几亩地,春梅一个人在家也干得了,”已经恢复平静的吕松开口了,“现在矿上封停了,也没点来钱的路子。玲儿渐渐大了,家里开销也大了,就想着找点事儿做。”
苏爸认真听着,不时点点头。
说起来吕松留在圆山,对他来说也实在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同期插队在圆山乡的知青十几个人,就他一个人因为在圆山娶妻生女而留下来了。
那些回城的知青,有不少都混得风生水起,官路商途,各有际遇。吕松回去的时候,也和他们聚过一两回,毕竟圆山数年的抱团生活,留下的记忆不仅仅是艰辛,也有情谊,有温暖。
说不甘,那确实也是不甘,毕竟在大都市里长大,现在却扎根山里,再无机会回城了。
也不是没努力过。但魔都的父母都不在了,哥哥姐姐好像也没办法帮上什么忙。来往路途遥远,跑过一两次没结果,加上每次外出看着妻子女儿相拥而泣,一颗回城的心渐渐也就淡了。
“那你如果进了厂子,能做些什么事吗?”苏小明问了一句。
“我毕竟读到高中,机器操作什么的,都没问题,”看了苏小明一眼,对自己的话忽然又没什么底气了,“当然那时候确实也没读到多少书,不过见识我还是有的,如果给我机会,我一定拼命学,拼命干!”
“那行吧,明天你和我们一起去厂子里,到时候再细说。”苏爸虽然不是很明白,苏小明为什么会接纳吕松这个眼高手低的人,但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
这时候也不忙着做什么具体安排,过后再问问儿子的想法。
等送走心愿得偿的吕松,苏爸和苏小明才有空仔细交流了一下双方的想法。
按着苏小明的思路,苏爸自然要坐镇厂里,而外出跑销路的事,只能交给他人。
这样,刘国柱和吕松两个人,就进入了苏小明的视线。
刘国柱走南闯北,见识是有的,胆子也是够的,现在刚刚在采矿上栽了一个大跟头,急着挣钱积累东山再起的资本。
吕松出身魔都,从见识上来说,不会比刘国柱更差。现在更是因为返城无望,有了机会,自然会死死抓住。
但这两个人能不能一条心跟着自家,创出一番事业,还是需要考验的。要人家死心塌地鞍前马后永不背弃,你又不是天命之子,想啥美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