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时候命运就隔着一层灰(第2 / 3页)
若想真正采出点成果来,甚至想着富甲一方,那还就得用工业*药怼上去。
所以,采钨砂真是一个投入很大、危险性也很高,当然,运气好回报也很高的行业。
后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日渐提高,私人采矿、尤其是个人单打独斗式的采矿就销声匿迹了。
胡建人花了半年的时间,把矿洞掘进了一百来米,手头的钱也花光了。
绝望之下,他把请的几个工人遣散了,又进了洞里,默默地坐了许久。
据说,附近捡零砂的人见他一个人进了矿洞许久不出,还担心了好一阵。
质朴善良的山里人走到洞口喊了一嗓子,听到他在里面闷声闷气地应了一声才走开。
又过了半天,眼看着太阳在圆山河的对岸坠下了山背,胡建人才从矿洞里出来,背对着矿洞站了一会,曲曲弯弯的矿洞深处传来一声闷响。
一股气浪吹了出来,吹晃了洞口垂下来的几株吊茄子的枝条,也吹动了胡建人褴褛的衣襟。
真正的男人,不会回头看爆炸的烟火。
胡建人这时候也没有回头,只是有些萧瑟地拎起包裹下山,应该还赶得上最后一趟出城的班车。
至于搭建在一棵老枫树下的窝棚,自然是不去管它了。
也许会有捡零砂的人中午在那里歇个脚,直到有一天被风雨侵袭,破碎倒塌。
其实这些都没有变成现实,因为两天后,当那个胡建人沮丧地回到家,大概在寻思着找个其它来钱的门道时,有一个捡零砂的人真的来到了那个窝棚。
只不过,他没有歇脚,而是推开歪歪扭扭的木板门,探头看了一眼,觉得还是有点热,就往十来米外的矿洞走去。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夏天的时候,矿洞里比外面凉了许多,只穿一件衣服的话,在十几米以上的矿洞深处,甚至会冷得起鸡皮疙瘩。
捡零砂的那个人姓吕,叫吕颂,是魔都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会到的圆山,后来就娶了当地一个李姓女子,生下来一个女娃。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知识青年返城的时候,这人就留在圆山了,没有回魔都去。
平日里老婆也疼他,下地干活的时候,总是怕他晒了累了,愣是把自己一个女人当男人用。
他一寻思,看到那么多人进山采矿,也备齐家伙事,一个人就进山了。
在本地生活那么些年,自然也是能辨认钨矿的,只是出矿多的所在人也多,他不稀得和别人抢位置,东走西走就来到了胡建人抛下的那个矿洞。
要说这人也确实把家伙事备得齐全,连电石灯都准备了。
一般捡零砂的都是不进矿洞的,会进也只是在光线还好点的洞口瞧瞧看看,敲敲打打,所以是不会备电石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