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截然不同的圈子(第2 / 5页)
小鲫鱼配方饵开制完毕,接下来是混养饵料。
张扬在纯的黄面当中,额外添加了一部分粗颗粒的螺鲤成分,调整完毕之后,也单独进行了分装。
“后天比赛用的饵料,一人一份,算我赞助的!”配饵完毕,张扬将鱼饵分给了老赵跟孟凡。
“还有啥保密的啊?第三条是啥?”老赵对张扬的说法有些疑惑,迫切想要知道真相。
这时候,门口响起了喇叭声。
张扬咧嘴一笑:“第三条来了!”很快起身朝着门口走去。
只见他在外面跟刚刚下班特意经过的于东聊了几句,随后揣着几瓶小药回到了店里。
“咱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人一瓶,后天混养用!”张扬咧嘴一笑,将几瓶小药放到了案子上。
“我擦,新小药?于东搞出来的?”
赵炳光是认识于东的,见张扬这么说,立刻异常兴奋的问道。
“对,傍晚电话就是于东给我打的!这玩意叫大麦红薯膏!主攻鲤鱼混养!目前还只是小批量的实验室制造,这几瓶小药可来之不易!”
“加多少怎么用?于东跟你说了么?”
“一斤饵料三到五毫升,这玩意是实验室加工浓缩出来的,不是纯香精勾兑!多加也不死窝子!”
张扬拧开包装盖子,很随意的闻了闻味道。
麦香浓郁,甜薯香味绵长,复合出来的味道非常柔和。再搭配上秘制黑糖膏,无论是黑坑,还是混养比赛,绝对拿捏。
不得不说,于东这家伙搞研究还真是那回事儿,张扬只是给出一个方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款小药的雏形就被他给搞出来了。样品比张扬预期还要强不少。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张扬三人小队做着赛前准备的时候,丁文跟朋友也赶到了老马店铺斜对面的一品鲜肥牛府。
钓鱼比赛,对普通野钓玩家来说可能兴致不高可有可无,但是对马玉华的核心客户们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件非常重要的盛事。
距离赛事开打还有一天的时间,老马徒弟请客,马玉华将这次报名的七八个骨干都喊到了一起,借着吃饭的机会开会。
包间里,马玉华坐在正冲门口的主位上,一桌七八个人,都是当地竞技圈里小有名气的钓手。其中五个是马玉华的高徒。
“师傅,咱们后天咋搞啊?这比赛不是也请了市钓协的裁判吗?给大家说说注意事项呗!”其中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很恭敬地冲老马问了一嘴。
马玉华点点头:“这次比赛是批发市场那边大洋钓具老孙张罗的,丸九公司赞助冠名,总赞助金额三万块,分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