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人生百态(第4 / 4页)
心中虽有感慨,却无叹息,更多的是钦佩和自愧不如。
在场之人已是商贾中的佼佼者,相较于稚嫩的他初次生出感悟,不知事先多少年便看清了本相。
就如他不会强迫阴柔青年回归自以为的正途一样,也不会自命不凡地讲什么醒聩震聋的至理名言,劝慰在场商贾重拾尊严,何况他还搞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尊严,至少不会是为所欲为。
妄图以一己之言逆改大势的人太过愚昧,又自认聪慧,实属招人厌恶。
你总要做出点儿实绩来,再畅抒己见,方可令人信服,历览先贤,哪个是空凭一口便流芳千古的。
思想,是锦上添花的,智商正常的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皆有。
能不能让人听信,只取决于侃侃而谈之人有过的功绩。
啥也不是,扯个发言渠道夸夸其谈些众人皆知的常理,于听者并无助益。
更过分的讲些歪理,尤使人深受其害,这种人只待听者有朝一日醒悟过来,必遭痛骂。
叶清对在场豪商的甘愿不体面,心中最多的不过敬佩。
他们早已认清了自己事业的核心所在,自己整个人生的本质,却仍饱含热情的投入其中,而无半分气馁。
这类人不坐上龙头,获得醉霄楼里不体面的机会,谁又能替代他们?
佩服归佩服。
某天叶清真正拥有了替天行道的本领之后。
若让他知道在场之人谁谁有过不法,必将一剑送往生。
在权贵面前委屈自己,就极有可能在比自己低的人面前展露恶性。
这虽是常态,却是一股歪风。
法不责众,正道可责。
叶清知道自己不可能是个完人,任何人都是如此。
但他凭武力要求世人尽量做个完人,不太过分。
执法者同有人性,犯错应该被骂,应该被罚,然而他判对了千百件事情,只无心或逼不得已判错一件,便要求剥夺他执法的权利,那真是愚不可及。
况且,站在个人角度,每个人看待对与错的观点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