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进退两难的劝降之路(第2 / 4页)
“什么事儿?”
徐庶没有回答,反而思绪回到了很多年前。
想当初在牢里,有一个一脸天真的少年,居然想跟帝国第一大谋士掰掰手腕,而且几乎算是全身而退了,着实有趣!
倒是不知他现在怎样了!
自己帮忙处理首尾的事情,想必已经被曹公发觉了,不然没法解释卖大豆的老胡身死的事实。
就连帮江宁的那个狱卒,此时都下落不明,貌似也被安排去当了劳夫!
所以徐庶有理由相信,曹操一定知道了这件事,只不过他一直放在心里没有说罢了。
看见徐庶愣了神,荀彧挥了挥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徐庶摇了摇头,坦率的说道:“我不知道!”
“此番无论庶怎么做,结果都不会太好!”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若是元直劝降成功,刘玄德因此降了,使得主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襄阳,你自是大功一件,主公也不会吝惜赏赐。”
“但是...”
“劝降成功之后,主公要是杀了刘备,以他的仁义之名,元直怕不是要被世人唾弃,再无翻身之日,届时恐怕只能依附于主公了。”
“那时不知元直要如何自处?”
“这倒也罢了,终究算是保全了性命,但是若刘备知晓元直是来劝降的,届时一怒之下...”
“将元直用来祭旗...”
徐庶摇了摇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道:“玄德公仁义,却是做不出这等事儿,最重要的是,我信孔明!”
荀彧也干了他杯中的酒,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而今两军交战,士气几乎已经到了最低点,曹公为何提前发饷?为何允诺不封刀?便是为了振奋士气罢了。”
“派你去劝降,估计也有削弱守军士气的意思,若是刘备不接见你还好,若是接见你,他手下那帮将士怎么想?”
“这...”
听到荀彧的分析,徐庶也愣了,他倒是没想到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