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坐观成败(第1 / 2页)
左承祖的想法落空了。
他问王粲,与其在此虚掷年华,为何不回选择北地建功。
话赶话说到了这儿,王粲也坦然直言,北方群雄并起,眼下贸然回去,只怕也是东奔西走,无所适从。加之他年岁还小,留在荆州方为上策。
左承祖听着王粲的话,若有所思。
荆州似王粲这般南渡来的士子少说也有数百人之多,可是有几个会答应他的招揽呢?
不是人人都是赌徒,也不是人人都有识人的眼光,谁敢保证自己下注的人选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河北双雄纷争,中原四分五裂,长安周遭局势混乱,南方几州也是支零破碎,唯有荆州刘表还称得上是一方霸主。
士子们在荆州只为谋个出路,若是刘景升徒有其表,他们权当来此一游,坐观北方成败。
左承祖深深的看了王粲一眼,王粲依旧用看朋友的眼神笑看着他。
左承祖叹息一声,起身告辞,王粲也没有再送。
王粲拒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些话不用细说,说出来就真的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王粲没说实话,或者说是没全说实话。倘若今日来招揽他的人是冀州霸主袁本初,或者是一年半载后扫平吕布,奉天子于许昌的曹孟德,他王粲还会坐观成败吗?
说到底,还是刘备的实力太弱。左承祖已经听说了刘备这些日子的动作,根据往日刘亨在小沛的谋划,也猜了个大概,可还是弱。
除非北方局势出现颠覆性的变化,颠覆到让这群人看到了可能,自认为胆大心细的那批人才敢放手一搏吧。
二十岁不到的王粲都存了这种心思,左承祖就更不觉得繁钦、赵俨之流会接受刘备的招揽了。
他不打算去长沙了,迢迢千里,一来一回又是两个月。干脆找人捎信给他们,详细陈述来意,并附上郭嘉的信。
信送出去,左承祖也不闲着,每日带着布二在襄阳左近垂问,后来干脆同当地名士一起来往交游,把襄阳附近山水幽奇之处都逛遍了,隐世高人也见过几个,可连荀攸半点踪迹都寻不到。
苦等,随问,半个多月后,左承祖终于收到了繁钦他们的回信。
襄阳以西,荆山。
左承祖向来人递上拜帖,和布二一同在柴门小驻。
这些日子荆山他也来过不少次了,可实在没想到荀攸能藏的这么隐蔽。若非得了繁钦他们指点,左承祖再多花两个月时间也不一定能寻到此处来。
茅屋三两间,枕着山后翠林,倚着山前流水。院中疏疏几株松竹,松下半局残棋,篱笆墙上爬满了各色野花,清雅幽静,一派脱俗气概。
不多时,那年轻人出来将二人迎入屋中,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子出来接着,几人各分宾主落座。年轻人一旁侍立,似乎是荀攸的晚辈子侄。
荀攸五官也算周正,偏偏其貌不扬,和王粲不同,他的容貌是那种丢在人堆里就找不见的那种。坐在那里连声息都收敛了,若不注意,甚至可能会忽视他的存在。
尤其是他那双眼,松弛,无力,打不起精神,似乎什么都不注意,左承祖觉得布二都比他的眼睛有神。
倘若草庐内外不是书卷满堆,横琴竖屏,左承祖简直要怀疑面前的人究竟是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那个被刘亨如此推崇的荀攸,荀公达。
左承祖是客人,当然没有先开口的道理。荀攸两眼无精打采的,冲他点点头,“奉孝和休伯的信,我看过了。还未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