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小霸王出征(第2 / 3页)
太史慈的心被狠狠的揪了一下,现在刘备也是一州刺史了,为什么自己宁愿选择一个不认识的刘繇也不选择惺惺相惜的刘备呢?
太史慈不知道,他过江了,到丹阳了,见到刘繇了,只能把这些东西都抛诸脑后。
刘繇面色很冷,也不算冷,就是板板正正的,和刘备比起来……
太史慈还是无法强迫自己不去想刘备,他只是告诉自己,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效果还是有的,他按下了自己的性子。
太史慈告诉自己,刘繇也不输给刘备,有些地方还比刘备要强。
比如家世,比如名望,再比如来往的人物。
是啊,刘繇的家世多好啊。他的父亲是山阳太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做了兖州刺史,叫刘岱,一个做了扬州刺史,叫刘繇。
刘瑶的名望多高啊!平原人陶丘洪求着刺史举荐他为茂才。刚举为茂才,就被司空府征辟,虽然他没有上任,但是不久就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工作经验都不必有,就当上了扬州刺史(六百石),这得是多大的名望啊?
至于来往的人物,汝南徐子将与之同契,会稽王朗和他同辈相交,这可都是名闻天下的人物。
更不要提刘繇刚一到丹阳就引来了张英、樊能、笮融、于糜等人的投靠。
只是为太史慈所不齿的是,明明刘繇刚到扬州的时候是借了袁术麾下将军吴景和孙贲的力。可现在刚一站稳脚跟,就把他们逐回江北,此举实非大丈夫所为呀。
事已至此,太史慈也没有办法。
自从刘繇露出要独立的态度,袁术就开始派兵攻打刘繇。两军激战数月,胜负难分仍处于胶着状态,太史慈主动请缨,想让刘繇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能够击败吴景二人。
刘繇自然没给他这个机会,只是推脱说他年纪还小,还不能独当一面,适合在他左右听命。
刘繇关心的话没让太史慈心里有半点儿安慰,你连用都不用,我就说我不能独当一面,太史慈心里怎能不急,怎能不愁,怎能不恨!
没法子,太史慈只能一声不吭的退回来,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两只铁戟生了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