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 第七章 内疚的祈求

第七章 内疚的祈求(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社交天花板呀!

孔融叹了口气,又对太史慈说:“子义冒死为北海求得援兵,我孔融永生难忘。你年龄虽小,难得是有此义举,我一直是拿你当朋友来看呀!”

太史慈正色道,“慈,东莱鄙远之人也!与府君非亲非故,非乡非党!可是府君在慈避祸辽东的数年期间,多次派人拜问抚慰家母,府君照顾我母亲比亲朋故旧还要周到。慈此心感怀之情,难诉万一。今有以报,幸甚!幸甚!”

刘备在旁边感慨喟叹,当初太史慈浑身浴血到平原求援,一番仁义忧患之语令他既钦佩又唏嘘。

路上的几天中,刘备发现太史慈真是有勇有谋,有仁有义,一时引为关张之流,同道中人。

现在太史慈要走,他又怎么能不伤怀呢?

刘备紧紧攥着太史慈的手不敢松开,害怕他一松开太史慈就不见了。悲伤的气氛也让刘义逊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忍不住揉了揉眼眶。

刘备哽咽着问,“不知道子义今后是要去哪儿?”刘备心里隐隐还是有些希冀。

太史慈看着泣不成声的刘备,心头不禁发酸,他又何尝不是认为刘备三人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呢?

只是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刘备的实力实在太弱小了,自己投靠了他,肯定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碌碌终生不是太史慈想要的。

太史慈嗟叹不已,却还是忍住内心的冲动,“慈奉母亲的命令来相助孔使君,现在北海已经安宁了。可来之前同郡的扬州刺史刘繇有信来召,慈不敢不去,因此归家拜会老母之后便要到扬州去了。今日一别,日后必有相见之时!”说着太史慈拱起了拳头,两只眼只是盯着刘备,不再说话。

刘备虽然知道自己的心思会落空,但是听到太史慈这样说心里还是很痛心。

刘义逊在旁边听得清楚,刘繇是东汉宗室,他的先祖是刘邦的长子齐悼惠王刘肥,当初被封到齐国,后人自然多在青州聚集。在地方上的势力自是不小,即便到了汉末也还是有权有势的家族,太史慈自然不敢与之翻脸。

刘繇二十多岁就被举为孝廉,后来还做过郎中和侍御史,今年年初又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他的叔叔刘宠更是做过三公之一的太尉。家世之显赫,不是刘备能比的。

其实刘备家世也不错,他的曾祖父还是县侯,祖父还能被举孝廉,只不过到了他父亲这一辈不行了。

如果刘备有他爷爷的起点,光武中兴之事焉知不能复现?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想到这里,一旁的刘义逊终于忍不住了,“玄德公与子义惺惺相惜,让人感佩。可是刘扬州相召,子义去是肯定要去的。我的看法是,不如这样,子义此去若被刘繇重用,自不必提。若不见用,一走了之想必刘正礼也不会在意。如此何妨来投玄德公,一来可畅平生之志,二来意气相投,亦可把酒言欢。子义意下如何?”

刘义逊心想如果刘繇能够重用太史慈,孙策还能那么轻松的拿下扬州吗,当然不行。

如果是那样,他认了,就当为了遏制孙策。

可是如果太史慈不被重用,当然,这个几率有九成之高。

如果不被重用,刘备那时候坐拥徐州,而刘繇守着一个残破的扬州。

谁上谁下,还要两说呢?

这话说的有点尴尬,但是言下之意大家都懂了。刘义逊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刘备和太史慈都有些不高兴。

本来大家好聚好散,下次见面还是朋友,你这样一讲,非得逼着大家当面表态,场面一时有些难堪。

不过话已至此,刘备还是看向了太史慈。

太史慈并不觉得自己会不被刘繇重用,莫非人家千里迢迢给自己寄信,是为了戏耍自己吗?

更何况就算他不重用太史慈,相信只要有机会能够施展他的武艺和兵法,他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脱颖而出。

这样想的太史慈答应的很痛快,“好,我同意。慈与玄德公一见如故,自然是想早晚一壶酒,日夜一张榻,把酒言欢,抵足而眠。这次去投刘扬州,只要不被重用,慈就立时来投玄德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刘备走了,在张飞的护卫下带着队伍中百余骑兵到公孙瓒那里求援兵去了。

留下关羽和刘义逊带着剩下的人马和孔融一道先行出发。

刘备走的时候心里带着一种对满天神佛的祈求,一边祈求一边内疚,内疚完接着祈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