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高筑墙广积粮(第2 / 5页)
“确有可行之处,不完全是胡诌。”
“闻焕章的这个策略,已经足以和耶律大石的策略媲美了。”
“单凭这个才能,就当得起状元。”
再想到闻焕章这个策略执行的初期,会带来的好处,朱武阻止想要和闻焕章辩论的耶律大石,和颜悦色地向闻焕章道:
“先生高见!”
“其实朱某和梁山泊众兄弟,一直怀有忠义之心。”
“无奈朝廷见疑,不得已占据燕京自保。”
“若是先生有办法解除朝廷疑虑,让朝廷拨付钱粮,朱某自然愿归顺朝廷,为朝廷抵御金国。”
说着,朱武还感慨道:
“梁山泊当初接受招安,为的就是忠义。”
“不到万不得已,又有谁愿意重新反叛呢?”
“可惜朝廷不知道我等苦衷,一直猜疑我们!”
一番言辞恳切的话,说得闻焕章都几乎信了。若非想起朱武在举行名为面试的殿试,他真的有可能会信几分:
“殿试录用的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
“面试录用的学子,会不会称为朱武门生呢?”
“把这些人收为弟子,还有谁不知你的用心?”
对朱武的心思早已明白,闻焕章却没有拆穿他。因为自此以后,他也是朱武门生了。方才向朱武献上的计策,已经是他为大宋,做的最后一件事。
所以,闻焕章向朱武道:
“此一时,彼一时!”
“相比已经造反称王的田虎、王庆两人,将军在朝廷那里,已经算是可靠了。”
“如今这个时候,朝廷绝不愿将军和田虎、王庆呼应,一同称王建制。”
“所以将军能乘机和朝廷交好,获得钱粮支援!”
分析了一下时局,以及朝廷的态度。闻焕章认为当前的局势对朱武十分有利,能利用朝廷的目光转向田虎、王庆二人时,缓和双方关系。
对此极为欣喜,朱武又和闻焕章聊了许久,才把他送出偏殿,然后向耶律大石等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