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二嫁后 > 第119章 十年

第119章 十年(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论赵娇与太子妃之间关系如何,日子还是得继续。

之后的朝政,在常家父子不停的招贤纳士后,人员基本补充到位,整个朝廷像机器样终于顺畅的运转起来。

而常載也不再动不动的想方设法去抓蔡大成为壮丁了。

元乾四年,容王朝的科举考试正式登场。自此,七品秀才、四品举人成为了历史。

元乾五年,在家人上下期盼中,常国公府迎来了一位千金——蔡乐晖。

元乾六年,穷了数百年的朝廷国库终于丰盈起来,常家父子口袋揣满了银钱,心也彻底的踏实起来。

元乾九年,十二岁的蔡乐盛中了秀才,而常国公府再次迎来了一位公子——蔡乐睿,也是袁老的关门弟子,后世的书画圣人。

元乾十二年,十五岁的蔡乐盛中了举人,而小他三岁的蔡乐臻则过了武举成为了童生。

蔡大成此时已慢慢的淡出了朝堂,而常載也从之前的竭力挽留到后来的默许了。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最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十一月初九是袁老的七十整寿,低调的袁家难得的广而告之,办起寿宴来。

过寿这天,蔡大成一家七口全来了。

兄弟两人带着宝儿、臻哥儿去了前院,而赵娇则带着女儿晖娘子、小儿子睿哥儿去了后院。

因为父亲七十大寿,外地任职的三儿袁语堂也提前告了假回来给父亲祝寿。

此时他听闻国公爷到了,赶紧亲自到前院去迎接。

袁老四个儿子,大儿子袁语山已是知天命年纪。

怀揣一肚子学问,深得亲父真传,可他从小就是位只爱好圣贤书的人,平时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过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还是知道自己要担负养家糊口的责任。

所以等中举后,他就用自家宅院中的一个偏院开了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