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二助胜一助(第2 / 3页)
如果隔得太远,分开来割,那就要吻合两个地方,大大增加手术难度和时长,病人的风险也就愈大。
分离这一部分,因为涉及到肠段血管,文超操作得更慢,又花了近二十分钟,才彻底把那一部分小肠给扯出来。
接下来,就是阻断和切除了。
比量了一阵,文超才开始用刀切割肠段。
好在他没有犹豫,手起刀落,做得还算干脆。
肠段割下来,算是完成了第一部分操作,后面就是吻合的事了。
“吸液!”文超吩咐护士操作,“擦汗!”
擦掉汗之后,看一下监护仪上的数据,一切正常后,他才算松了一口气,总算安全地把坏死的部分切下来了。
“还是太慢了,分离,切除,貌似我都能做呀!”周子仁心里又开始暗暗琢磨了。
他惊讶地发现,如果由他做此前一部分的手术步骤,绝对不会比文超差——确切地说,会比他快,比他轻松,比他更娴熟!
“我已经强大到这地步了?”周子仁有些怀疑。
“来,我们继续。子仁,拉这里!”文超振奋了一下精神,要继续手术。
一助:我果然才是二助,行吧,你们高兴就好。
文超开始吻合了。
周子仁发现他采用的是对端吻合的方式。
对端吻合,也就是端端吻合,就是把两段肠的断断靠拢在一起,直接对等吻合。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符合生理状况的吻合方式。
缝合之后,之前的肠是怎么样长的,它就是怎么样恢复的,除了少了一部分,其他区别不大。
除此之外,还有侧侧吻合之类的方式,就不是在断端吻合,反而是缝进肠子的侧端。
这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吻合方式,不大利于肠道蠕动和排放。
对端吻合,最常规,也最容易。
为了预后的生活质量,文超先处理血管,能吻合的尽量吻合,然后才是肠端。
这很考验一个医生的吻合技术,特别是血管吻合,更关乎恢复的速度和质量。
关于吻合术,周子仁规培时在骨科学过基本的肌腱吻合,他也肯下功夫去练习,处于及格的范畴。